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金融成因及影响研究——基于金融非均衡发展视角的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截止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但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明显,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大致可归纳为城乡经济差异、户籍制度、城市化、金融功能和财政投入等。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城乡金融发展出现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成因。因此,本文研究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均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试图找到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为我国有效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本文阐述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介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研究。其次,归纳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途径,进而梳理总结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概括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城乡金融发展的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再次,选取2005—2014年我国各省的相关数据结合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验证金融非均衡发展是否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最终得出了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非均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根据结果文章得出金融非均衡发展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金融原因,并提出促进城乡金融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旨在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趋势。该工具通过资产重组化解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压力,加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提高收益率。
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宇宙”时缺少实际的感性体验,和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这些都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增加了难度.本文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30个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背景资料,刻画了民营上市公司的政府背景。实证研究了
分税制实施以来,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有了一定自主权,并且在取得收入方面享有一定自由裁量权,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区域间展开了激
人类社会经济中心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本文将制造业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拓展到服务业,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视角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本研究不仅可以发展产业
学位
“土地财政”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在“土地财政”产生之初没有这个名词,它是后人创造出来的名词,它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地方政府获得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是,通过出让拥有所有权的土地,从而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做出了阶段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实现了我国和平崛起。我国现阶段“土地财政”未被列入预算内财政收入,但是实际情况是土地出让收入已成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