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一齋詩說》評注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貞一齋詩說》是清中期重要詩人、評論家李重華主要的詩論著作。全書分爲“論詩答問”和“詩談雜錄”兩部分,“論詩答問”共三則,以問答的形式闡述了李重華主要的詩學思想;“詩談雜錄”共一百條,1錄了他零散的詩學評論,內容廣泛,涉及到歷代詩人、詩體、選集、詩話等內容。本論文共分引言和評注兩部分。引言部分,第一節概述《貞一齋詩說》中所體現的李重華的詩學思想,論述了他提出的“詩有三要”說的內涵及音、象、意三个要素的相互關係,並指出他在評詩中所秉持的是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觀。李重華提出“詩有三要”,即認爲音、象、義爲詩歌的三個要素,三個的關係爲“意立而音象隨之”,意爲三要之本,而對於初學者,則應從悟音入手,明白詩歌之音乃是從詩人心中發出的“天籟”。李重華論詩,繼承了儒家的詩學傳統,主張以溫柔敦厚的“詩教”爲本,提倡詩歌的“美刺”功用。並且指出詩歌最根本的作用在於陶冶性情,詩人唯有具備了溫柔敦厚之性情,才能寫出溫柔敦厚之詩歌。對於“六義”,李重華將風、雅、頌作爲評論選本分類和詩歌內容題材的標準,且對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作了較有創見的闡釋。第二節介紹《貞一齋詩說》的版本和歷代研究情況。《贞一斋诗说》的版本有两个系统:其一是乾隆十一年刻本,附于《贞一斋集》后;其二是道光年间昭代丛书壬集补编本,附有沈楙悳的跋文,后为丁福保辑入《清诗话》。《貞一齋詩說》的研究情况以時間爲界,劃分爲清代和1919年至今兩段。清代學者對《貞一齋詩說》的研究主要是對其詩學思想零星簡短的評價及對書中詩論的引用。1919年以後,國內外學者對李重華詩學思想的研究逐漸深入,但主要集中在音、象、意三要說上。評注部分,以乾隆十一年刻本为底本,以道光年间昭代丛书壬集补编本和《清诗话》中收录的《贞一斋诗说》为参校本,进行校勘。注释以生僻字、疑难字、典故、引文、人名地名等为主,偶或疏通句意。每則之下,均有評析。
其他文献
从四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文学作品中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改造过程。在这段时间中,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建国初关于“能不能写小资产阶级”的大讨论、百花时
宋伯仁(1199—?)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尝举博学鸿词科,嘉熙中为盐运司属官,为宋季江湖诗派中人。仕途不显,为后世所知是其著有画谱《梅花喜神谱》一书。另有诗
本论文以石成金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意在从石成金的生平、思想入手,结合历史背景清代劝善运动、“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及其善书《传家宝》,研究石成金小说创作的善书化倾向
本论文以《剑南诗稿》中羲皇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统计、分析,寻求陆游羲皇情结的内蕴。将羲皇情结放置于整个文学发展长河之中,归纳出羲皇情结在宋以前的流变。结合
三学时制课程在国内各高校中普遍存在。随着单次授课时间的增加,三学时制课程要求授课老师对授课内容、方式及方法都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以研究生三学时制课程为关注点,分析
如同语言有既定的语法,建筑同样具有民族属性,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结构有不同的建筑"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这种"文法"的"语言",如何让建
目前乡镇卫生院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化建设滞后、重医轻防等问题,与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着力打造
历时层面的分时期评述与共时层面的研究方法的剖析相结合,能较全面展现中国生活故事研究的整体情况。首先按照量化统计的分析方法,对1949至2014年中国生活故事的搜集、研究成
陶弼(1015-1078),字商翁,湖南永州人,是宋初有名的诗坛将军。生于官宦之家,饱读诗书之学,后又从师丁谓,学习孙吴之术,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惜不合于世,从第不中,教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