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过热状态下六氟化硫气体的分解特性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六氟化硫气体(SF6)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具有优良的绝缘灭弧性能,因而已被广泛用在电气设备的气体绝缘和灭弧介质。然而,经过探索性实验发现,当SF6气体绝缘设备局部达到一定温度时,SF6气体绝缘介质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如HF、SO2F2、SOF2和SO2等特征分解产物。一方面,这些分解特征气体具有强腐蚀性,会加速设备老化,造成绝缘强度下降,从而进一步危及设备的安全。另一方面,SF6局部过热分解特性和产生的特征气体又与运行中的设备状态和故障类型有密切的关联关系。因此,通过检测SF6在过热状态下的分解组份及其含量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弥补现有SF6分解理论的不足,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对SF6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局部过热性故障的监测和诊断,实现SF6电气设备局部过热性故障的早期预警。本文在研制的局部过热下SF6热分解模拟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不同故障温度下SF6分解组分进行了定量测量。然后首先探索了SF6的初始分解温度,研究了400℃以下各分解组分在不同故障温度下的含量变化特性,确定了SF6在过热状态分解时的特征稳定组分,并阐述了各组分在过热状态下的形成机理。同时,本文进一步从特征分解总量、有效产气速率和特征产物含量比值这三个角度构建了表征SF6绝缘设备过热性故障状态的特征量,并分析了各个特征量的表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SF6在300℃时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解,其分解产物主要有CO2、SO2F2、SOF4、SOF2、SO2、H2S和HF,故障温度的升高将促进各分解组分的形成,但促进规律各不相同;SOF2和SO2是SF6最主要分解产物并选定特征稳定产物,H2S是在过热性故障温度达到一定程度(360℃)后才会出现的关键组分;特征分解总量TDC能合理表征过热故障下SF6介质的整体分解劣化程度;特征组分的产气速率能有效反映SF6过热故障的发展趋势和严重趋势,过热故障安全反应时间TMS从SF6绝缘介质角度明确了过热故障发生到恢复的最大允许反应时间;含量比值C(SO2)/C(SO2F2)和C(SO2F2+SOF4)/C(SOF2)可以对该SF6气室内故障性质是否属于局部过热性故障进行识别和判断,有效过热关联比值量RET可以对过热故障温度300~400℃内的各故障温度值进行更准确的定量关联,并得到了过热故障温度和RET的数学关联表达式。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等非线性变流装置的大量使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同时这些非线性装置的功率因数普遍较低,造成了很大的电能损耗,威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现在普遍采用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措施大都只对谐波和无功问题中的一种具有较好的效果,还有的受器件的限制,补偿容量有限。本文研究了一种谐波与无功综合补偿方法,该系统同时具有HAPF和SVC的优点,二者取长补短,可以对谐波和无功进行实时动态补偿。论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迫切要求能源变革,大力发展和应用清洁新能源。目前,电源侧清洁新能源发电占比日趋增加,如山东电网日均新能源电量占比已经达到约15%,能源利用结构已经并将不断变化;负荷侧多元化发展,主动负荷不断涌现态势将持续快速增长;电力系统源、网、荷间关系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且日益复杂,调控运行面临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中源荷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网络传输能力及电压
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渐深入,发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行业变得自由化和市场化,电力可以像货物一样在市场环境下自由交易,使得电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电价理论成为当前电力科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与负荷相比,电价有很强的波动性,主要是受到如市场成员行为、输电阻塞、发电商报价模式等非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无法纳入电价的预测模型,使得电价预测比负荷预测难度更大,故利用电力市场的相关历史数
学位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其休戚相关的通信行业站到了风口。为了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腾飞,通信运营商纷纷成立电子零售渠道,并加大了对电子零售渠道的宣传力度。
为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趋势,缓解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带来的困扰,利用储量丰富而又清洁的风能来进行发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馈风力发电机是风力发电的主要设备,然而由于电刷—滑环结构的存在给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应用带来一系列弊端,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依托,以基于旋转变压器的无刷双馈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从运行原理、模型搭建、仿真分析、物理降阶、数值降阶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旋转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