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方面矛盾较为突出,既有来自个人内心价值观的转变方面,又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方面。为解决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以供借鉴尤显必要。
现代新儒家大都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已任,本文尝试从现代新儒家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发掘其和谐思想,从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合一四方面进行论述。
在身心和谐的思想中,梁漱溟认为关键在于抑欲,以防“心为身役”,只有一切“不认定”才能与世无争,这种克身扬心的作法没有脱离传统儒家思想的观点。熊十力把人欲说成是天性之动,承认其合理性,比梁漱溟有了发展。钱穆积极肯定西方科技发明给人带来的享受,有进步意义。贺麟进一步强调公私共济,更注重身与心的和谐。
在人际和谐思想中,梁漱溟对传统伦理道德所起的作用衷爱有加,唐君毅、余英时认为传统五伦关系不足以解决人际和谐问题,必须以法律和制度作为保障。贺麟试图对“三纲”作出新解释,并提出伦理应与行业相结合的新思路。
在社会和谐的思想中,梁漱溟主张以西方的“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与中国伦理社会的“人生态度”融和,构建和谐乡村。张君劢在政治上提出了“修正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提出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主张来调谐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牟宗三主张从儒家的道德理性中进行“自我坎陷”来实现民主,以求“老树发新芽”。杜维明则从现实中工业东亚的崛起看到了二者结合的希望,主张多元文化的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梁漱溟建立了生命本体论的天人合一,以人的理性、理智达到“与物同体”,“与物无对”。熊十力的翕辟成变说把僵化的实体改造成流变的实体,以其创新不已与天合一。牟宗三借助康德的实践理性的架构重建道德理想主义,以道德实践的进路入手,彻底打通天人合一的界限,进而他又发展了传统儒学的天人合一观,开两层存有论,在认识领域开出一个对列之局,让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总之,现代新儒家的和谐思想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根基,主动吸取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来适应处于激烈变革之中的国家的需要。尽管现代新儒家的身心和谐思想从整体上看还是以扬心克身为主要倾向,但在身的方面也给以关注,并对其作用给以积极肯定。在社会和谐方面,现代新儒家力图以传统思想接纳西方民主制度,再造中华文明。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现代新儒家服膺于宋明儒学,从自我改造开始达到与使自身思想言行符合天命的“必然性”,使自己消溶于外部自然中以达到与之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