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借助计算机手段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结构、性能及产品开发这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论述了氯化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了氯含量对氯化聚乙烯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分别用传统的基团贡献法和计算机性能模拟软件对玻璃化温度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不同氯含量的氯化聚乙烯的结晶形态和CM的物理机械性能作了比较与讨论;介绍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橡胶配方设计中的应用,选用神经网络中通用性好、较为成熟的BP(Back Propagation,BP)网络模型研究CM硫化体系、补强体系及其加工工艺,运用遗传算法GA考查了配合剂用量、加工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部分试验的胶料性能进行了预测;然后研究了CM与其它橡胶的并用问题;最后在前面基础性能的研究总结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手段进行了CM的产品开发,对产品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并最终确定产品配方。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1) 两种预测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对我们定性的了解高聚物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帮助,计算机模拟比传统的基团预测法更有准确性;随氯含量的增多(0%→40%),结晶程度被破坏,由高度结晶的聚集态转变为松散的无定形结构。 (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是CM较理想的硫化体系,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且硫化时间较短,在DCP-CAMV体系中,用等量的新型助交联剂PDM等量代替部分CAMV后,硫化速度明显加快,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均有所提高,交联密度增大:硫脲体系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高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但硫化时间较长;噻二唑体系CM硫化胶的撕裂强度较大,在S—NA-22硫脲体系和TDD-NC噻二唑体系中用等量PDM分别代替NA-22和NC后,焦烧时间都有所延长,有利于胶料的储存,但硫化速度变慢,交联密度下降;三种硫化体系并用PDM后,绝缘性均有所提高。 (3) 炭黑粒径变量体系中,随CM硫化胶拉伸强度的增加,扯断伸长率增加,撕裂强度提高,各性能间的拟合性较好;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结构度越高的炭黑补强效果越好;用KH—560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填充的CM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最好;白炭黑在用量30份左右、纳米碳酸钙用量在40份左右并用填充的CM综合性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