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税费改革的政策背景下,立足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从乡村干部的角度去调查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的干群关系状况,在描述了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的干群关系状况,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干部素质水平的干群关系状况,分析了政策适应性以及农民素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我国农村干群关系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乡村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调查中发现:与税费改革前相比,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税费改革使干群双方从税费征收纠纷中得到解脱,乡村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本区域的发展,带领农民群众寻求致富之路,农民群众则从税费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干群之间互动增多,互信增强,农民对干部的工作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虽然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农民对干部不太信任,对干部的工作仍存在不理解和不满情绪;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交流不够,共识不多,农民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进行抵制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因工作原因干群之间发生争吵甚至激烈冲突,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中的干群关系状况不同,经济条件越好,地方经济越发达,农民负担越轻,则当地干群关系越融洽;干部的素质不同,干群关系状况不同,干部素质越高,当地干群关系越和谐。调查中还发现:现行的某些政策法规不配套或欠科学、欠合理,与农村实际脱节,与农民群众的觉悟有一定差距,农民群众对政策有不满情绪或误解现象,致使干部在贯彻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产生干群冲突。同时,我们还发现,农民群众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同心力不足,认同感不够,难以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 正是由于经济、体制政策、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等因素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使得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的干群关系依然紧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不断完善政策,加强对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从而促进乡村干群关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