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10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自此之后各地政策红利释放,工业化建筑呈现“井喷式发展”,因此如何对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建筑工业化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构建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必要性,以工业化建筑的特征和质量形成过程为基础,结合文献综述法与网络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点内容,以日本、美国、法为代表对比分析国内外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得出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应用于工业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缺陷和矛盾。然后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政府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分别研究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组织机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制度,重点划分了工业化建筑工程不同参建主体的质量责任,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工程保险制度及部品认证制度的基础上,新建驻厂监管制度、质量验收业主参与制度及工程质量监管社会资源引入制度。其次为保障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发挥效应,从市场准入、政策制度、教育宣传、预警纠偏四方面构建了监管体系。最后探讨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可追溯监管实现路径,落实了信息采集内容,搭建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可追溯系统。并以青浦新城为例,模拟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运行过程及可追溯监管的实现。 本文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