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frametheory),对汉英口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Chinese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s)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汉语文化负载词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成为汉英口译中的难点。长期以来,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但结论仍存有争议。事实上,文化负载词这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口译策略体现了不同的认知和概念,而目前尚未见到研究从认知概念层次探讨这一现象的口译策略。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框架是知识系统在概念层次上的图式化表征,具有文化性。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框架理论探讨汉英口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由于框架的文化性有框架空缺(frame vacancy)和框架成分差异(frame component differences)两种表现形式,因此本文具体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当框架出现空缺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哪些策略?(2)当框架成分出现差异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哪些策略?本文采用定性和个案分析法,语料选自2010-2016年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口译文本。研究发现:(1)当框架出现空缺时,汉语文化负载词口译可采取框架移植策略(strategy of frame transplantation)和框架层次调整策略(strategy of frame level adjustment);(2)当框架成分出现差异时,汉语文化负载词口译可采取框架成分增加策略(strategy of frame component addition)和框架成分替代策略(strategy of frame component substitution)。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对汉英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一方面,对文化负载词的口译具有借鉴价值,另一方面,有望丰富框架理论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