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DN)的演变及辨证规律,找出DN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以及证候与微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在DN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客观化上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并为防治及阻断DN的进展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本文将189例符合DN诊断标准的病例中医辨证分为本证和标证,其中本证:阴虚燥热型8例,气阴两虚型37例,肝肾阴虚型59例,脾肾阳虚型55例,阴阳两虚型30例;标证:外感证11例,湿热证33例,水气证26例,血瘀证46例。再通过统计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观察其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探讨DN的病机、证候演变规律。 结果:DN中医本证各证型的肾功能变化呈现规律性,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血清肌酐水平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依次呈现升高趋势;血清肌酐值在血瘀证较其他标证显著升高,即伴血瘀证的病情较伴其他标证的病情重。内生肌酐清除率较血清肌酐与中医证型更有相关性,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本证依次呈下降趋势;血瘀证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最低,与其他标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随着DN进展至脾肾阳虚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至阴阳两虚型下降至最低;在标证水气证血清白蛋白下降最显著,血瘀证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最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随着本证演变逐渐升高,在标证,水气证与其他标证比较有显著差异。血糖和血胆固醇与中医证型没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随着指标的改变,中医证候本证由阴虚燥热到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再到脾肾阳虚,最后演变成为阴阳两虚。标证大体从外感、湿热、水气、血瘀依次转化,同时与本证的变化相关。提示:随着DN疾病的发展,中医病机由阴虚燥热至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至阴阳俱虚的发展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