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是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纳税遵从的根本途径。在我国,从2009年的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提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到2010年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再到2011年的“十二五”时期税收征管工作规划将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税收征管的过程中。税收风险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税务机关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税收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理念意识不足、缺乏高质量涉税信息、风险分析识别能力不足、风险应对不够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建构不成熟等。本文从风险管理理论入手,密切结合吕梁地税税收风险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从流程角度展开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五证合一、国地税合作等工作进展,对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吕梁地税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通过各章分析后,获得以下主要观点:一是税收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必须按“风险管理为导向”,从上到下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二是税收风险管理需要加快推进法制建设,让税务机关有法可依,依法行政,降低风险;三是税收风险管理需要转变提升理念意识,只有树立整体、科学、专业、信息化等全面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税收风险管理健康、全面地发展;四是税收风险管理需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按风险管理的流程,从上到下建立需求、分析和应对专业团队,为风险管理工作运行提供有效的组织与人力保障。通过吕梁市地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为税务部门依托于信息化平台,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推动征管资源的有效化配置,进而达到外部纳税遵从风险分级的可控性、内部税务干部主观努力程度可量化的目的,推动税收征管体制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