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活化对甘蔗渣化学组分分离的影响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渣是甘蔗榨取糖汁后剩余的大量纤维性残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大部分的甘蔗渣主要用作糖厂燃料直接烧掉,另外一部分用于制浆造纸、生产建筑板材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天然纤维素原料是一种多组分物料,将其精制成一定纯度的各组分并分别加以利用,是生物能量全利用对天然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研究甘蔗渣的组分分离尤为重要。甘蔗渣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纤维素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下,形成微晶纤维丝,半纤维素、木质素则作为微纤丝之间的填充剂和黏结剂,包裹着纤维素,降低了其反应能力。必须对甘蔗渣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才有利于三组分的进一步分离及利用。采用自制搅拌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用碱性过氧化氢与甘蔗渣反应进行组分分离。主要研究内容为:考察机械活化时间对甘蔗渣化学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反应后固体产物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过氧化氢浓度、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固比(mL·g-1)等因素对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讨论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确立了甘蔗渣化学组分分离的工艺条件;采用乙醇沉淀法回收半纤维素,考察了醇沉pH值、醇沉时间、醇沉体积等因素对半纤维素回收率的影响;采用酸析法回收木质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分析仪(TG-DTA)等对分离产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进行表征,考察机械活化对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通过上述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机械活化打断了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连接,分裂了束状纤维,降低了纤维素结晶度,提高了甘蔗渣与过氧化氢的反应活性,活化1.0 h甘蔗渣纤维素回收率略有下降,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回收率分别提高5.5%和6.5%。甘蔗渣组分分离的适宜条件为:甘蔗渣活化时间1.0 h,过氧化氢浓度3%(pH=11.5),反应时间4.0 h,反应温度60℃,反应液固比30∶1(mL·g-1)。反应固体产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80.9%、14.5%和1.6%,相对于未活化甘蔗渣,纤维素含量提高5.3%、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2.4%和2.5%;产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图均显示出相应的特征吸收,证明了各产物分别为一定纯度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机械活化打破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间的酯键、醚键连接,半纤维素纯度提高;机械活化打破了木质素的分子聚合,部分苯环开裂。
其他文献
乙基香兰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的晶体多为薄片状或针状晶习,因此造成了诸多问题,例如分离时间长,产品聚结,流动性差,操作性差。本文基于设计的结晶方法并结合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香兰素的物理特性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测试条件下乙基香兰素不存在多晶型现象。使用浊度仪测定了在标准大气压下30~35℃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并通过重量法进行了
学位
超临界二氧化碳络合萃取技术是一种借助重金属与络合剂形成金属络合物来脱除如食品、医药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然而,受金属络合物溶解度的影响,重金属离子的脱除受到限制。通过
学位
膨胀石墨是一种可再生环境修复材料。它是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某些原子或原子团插入石墨层间,得到的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可膨胀石墨),可膨胀石墨经过瞬时高温处理后发生膨胀,形成的一种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低堆积密度、高化学稳定性的物质。TiO_2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热稳定性、抗磨损性、价廉、无毒的光学催化剂。在其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其重复利用,通常将其负载于一定形式的载体上。插钛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