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应用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储层地质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薄片鉴定和储层岩性物性分析等手段,对胡尖山—吴起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区域对比标志层、野外踏勘资料及层序界面的确定,对研究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地层划分。根据构造运动面划分出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在测井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最大湖泛面、初始湖泛面、准层序、准层序组,并进行体系域及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将延长组划分为一个构造超层序和五个三级沉积层序,进一步分析层序对含油气性的控制作用。依据区域地质、古流向资料、轻重矿物岩屑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REE)分析及古陆分布特征,对胡尖山—吴起地区长6油层组的物源进行了研究,认为物源主要来自北东方向,母岩为北部及北东部的阴山、大青山古陆的太古界集宁群、乌拉山群和下元古界二道凹群变质岩。依据野外剖面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单井测井相分析和连井剖面对比,结合岩石类型、结构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剖面结构、测井相和沉积旋回分析等多种手段,识别出胡尖山—吴起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进一步分为4种亚相,13种微相。首次详细研究了胡尖山—吴起地区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特征,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是胡尖山—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气储集的骨架砂体,沉积相决定着砂体的展布规律;长61、长62、长63亚期沉积环境具有很好的继承性,砂体展布格局基本相同,均呈北东向展布,受湖平面变化影响十分明显,长63期为水进时期,长62、长61期水体基本保持不变;结合成藏地质条件、油藏控制因素、富集规律和油藏类型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优选出胡尖山—吴起地区长6主要油层组有利勘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