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不同群体以及群体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的个体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不同个体在形态结构、脏腑功能以及神志活动方面之所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因此精、气、血、津液可以作为评价体质的要素。气虚体质就是以体质要素中气的虚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有学者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体质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气虚体质是最为常见、最为基本的体质类型。故无论从中医理论上、还是实际人群分布上,气虚体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常见的体质类型,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气虚体质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上,在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甚少,原因可能由于没有规范的评定标准。因此为了改善其研究现状,推动气虚体质的研究进程,当务之急是要制定规范的气虚体质评定标准。本课题旨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性进行气虚体质评定标准规范化研究,从而为气虚体质评定标准规范化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初步研究气虚体质与地区、性别、年龄、性格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了解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这些因素对气虚体质形成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三部分。 1.文献综述:较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中医体质学说、气虚体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展望。 2.理论研究:主要从对气虚体质的概念、形成因素、特征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气虚体质在成年人群样本中的出现率为 19%;农村人口比乡镇和城市人口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男性 40 岁以后出现气虚体质的几率较 40 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明显增高,40 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气虚体质出现率没有明显的随年龄增长的趋势。41~48 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明显高于 40 岁以前的各年龄段以及 49~56 岁这一年龄段。57 岁~64 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最高,64 岁以后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女性在 22 岁之前较少出现气虚体质,29~35、36~42、43~49、50 岁以后气虚体质的出现率呈递增趋势。气虚体质和平和质相比,性格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体质和非气虚体质相比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上这些结果说明气虚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其形成受地区、性别、年龄、性格、劳逸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还比较了自评标准和他评标准,自评标准具有指标少,正判率较高,简单、实用等优点。 综上所述,气虚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其形成受饮食营养、性别、年龄、性格、劳逸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气虚体质的改善提供了切入点。本<WP=4>中文摘要 Ⅲ课题研究制定了气虚体质的他评、自评标准,其研究思路可为气虚体质评定标准规范化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