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邯郸市四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2013-2014年连续两年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在线观测数据并结合气象数据对该市大气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大气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2013和2014年邯郸市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39μg·m-3和116μg·m-3,与2013年相比污染有所缓解,浓度下降比例为16.5%。超标率从74.4%降到66.6%。此外,PM10的超标率由2013年的76.8%降低到2014年的59.5%;NO2的超标率由20.3%下降为9.3%,且2013年NO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比2014年更为明显,总体表现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SO2的超标率由2013年的83.0%降到2014年的4.9%,2014年降幅显著,说明邯郸市对SO2的治理效果很明显;O3的超标率由2013年的15.5%下降到2014年的5.5%;CO的超标率由2013年的10.0%下降到2014年的4.7%。邯郸市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并无明显差异。PM2.5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10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除O3外,其他三种主要气态污染物(NO2、SO2、CO)均为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O3浓度在夏季达到最大。邯郸市PM2.5和PM10在一周内的浓度差异均较小,说明邯郸市污染物排放的周变化不明显,工业等排放较为稳定的行业占其排放的主导地位,主要气态污染物也呈现同样规律。采暖期(1-3月、11-12月)PM2.5、PM10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采暖前后(4月、10月),但2014年采暖期PM2.5、PM10的超标率较2013年均有所下降。两年中大气PM2.5中OC和EC的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皆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与PM2.5的季节性变化趋势相一致。PM2.5中OC污染更为严重;与2013年相比,2014年EC在PM2.5中的百分比波动较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年间邯郸皆以静风为主导,东-南-西为邯郸主要方向带,邯郸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河南、山东、山西等三省。应用典型污染过程的锯齿波分析方法估算了邯郸市区域源的贡献,结果表明:2013年邯郸市区域源和本地源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47%和53%,2014年区域源和本地源的贡献率分别为49%和51%,两年秋、冬季区域源贡献均高于本地源,且两年冬季本地和区域贡献率与秋季相差不大。通过通径分析得出PM10、SO2、NO2、CO是影响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工业、燃煤、交通是邯郸市PM2.5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