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sun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人身权益带来更大的隐患。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侵权现象日益严重,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给我国传统侵权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司法者带来了新的困扰。信息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与传统的媒体不同,关于如何适用现有法律对信息网络中的名誉侵权行为进行规制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就是一个法外空间,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公民在网络上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信息网络下的名誉侵权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与一般名誉侵权在性质和构成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一般名誉侵权纠纷在信息网络空间的延伸。因此对其责任承担问题应采用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一般名誉侵权责任承担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网络侵权的特点来具体分析。由全国首例博客诉博客名誉侵权纠纷案引出信息网络侵权归责的主要争议问题,即其责任如何认定和侵权责任如何承担。信息网络中名誉侵权的特点为侵权信,息的散播更为广泛、侵权行为危害后果更难以估计以及侵权的责任主体更难以界定。名誉权保护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可能会侵害他人名誉权,而过度保护名誉权对他人言论自由会产生不正当限制。解决责任认定问题首先要确定归责原则。对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归责原则国外有严格责任、过错责任且存在限制条款、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并举等几种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一般侵权的四要件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责任进行具体认定较为妥当。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我国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保护的相关立法未成体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地位不明确,进而对名誉侵权行为的预防作用不明显。完善我国信息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法律保护要在明确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法律体系,并对网络服务者的法律地位以及审查监督义务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他文献
人本主义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在管理、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在教育领域曾被誉为第三次教学运动,对教育的观念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正>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说:"在1691到1752年这段时期,……这个出现了很多杰出思
介绍了一种以ZigBee为平台的X-γ剂量率数字化监测仪,通过构建一个无线区域网络,进行数据测量和信息的无线传输与处理,以实现对某些特殊区域进行核辐射的监测。监测仪系统可
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采用C#编写Win32程序对IIS日志文件的内容进行数据清理,提取并添加与统计相关的信息,将有效数据写入SQL Server数据库中;另一部分,则采用ASP编写Web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打造特色产品品牌,也有利于特色产品的知识维权,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甚至是整体经济的国际化发
从人类学的角度上讲,自毁容颜的剺面习俗与早期先民所普遍存在的人体彩绘、黥面的做法相类似,同时具有辟邪驱魔的巫术功能、氏族认同的图腾意义和标新立异的审美内涵。从考古
<正>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弃国投吴,替父兄报仇表示肯定和认同,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且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
农田灌溉是农民劳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其灌溉用水占农业总用水量80%以上,但由于目前我国灌溉方式整体比较落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农民灌溉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国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纳米氧化锆陶瓷涂层,采用微弧氧化法在锆合金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陶瓷膜层。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纳米陶瓷涂层和微弧氧化膜层的摩擦
<正>10月9日,静安区在静安希尔顿召开发布会宣布静安区实现中心城区的首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对外运行,为中心城区提供更为方便、安全、舒适、快捷的绿色出行途径。此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