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栖息、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hy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俗名东星斑,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鳃棘鲈属,属暖水性岛礁鱼类,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自然数量稀少。豹纹鳃棘鲈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蛋白等特点,属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又因其体色绚丽多彩,还可做观赏鱼类,市场前景广阔。鱼类的栖息、摄食、生长、存活,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等生态、生理和营养价值指标受到各种生存环境因子的影响,光照是影响鱼类视觉系统、摄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重要因子之一,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减少鱼类应激反应、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鱼类营养价值,是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生产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摸清光色环境与豹纹鳃棘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豹纹鳃棘鲈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基于生态学、基础营养学、生理生化等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在一套智能化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内,以豹纹鳃棘鲈幼鱼为对象,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一,首先探究了豹纹鳃棘鲈幼鱼对白、蓝、绿、黄和红5种光色的喜好性及各光色不同光强照射下的栖息特性;其次,选取其中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探究了不同光色(红色A1、绿色A2、蓝色A3)、光周期(16L︰8D,B1;12L︰12D,B2;8L︰16D,B3)和光强(1000lx,C1;1500lx,C2;2000lx,C3)三因素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豹纹鳃棘鲈幼鱼栖息习性的交互作用;实验二,探究了不同光色环境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三,探究了不同光色环境对豹纹鳃棘鲈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经过120d的实验观察、取样检测,然后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生物统计学统计和分析,得到实验结果以下:1.光环境因子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栖息特性的影响在实验设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同光色照射下,幼鱼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低,各强度下的分布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同强度光照射下,光色波长越大幼鱼分布率越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幼鱼对光波长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但在不同光色下的分布率差异性显著。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在实验条件下的三原色光色下,不同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栖息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光周期和光强对豹纹鳃棘鲈栖息的影响不显著;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豹纹鳃棘鲈栖息特性最明显的光照条件是光色:绿色;光周期:16L:8D;光照强度:1500lx;影响豹纹鳃棘鲈幼鱼栖息的主要光照因子是光色,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光照周期。2.光色环境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1.绿光下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率高(0.995±0.052%·d-1)、饵料转化率高(85.767±0.446%)、饵料系数低(1.166±0.034),但不同光色下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幼鱼的体长增长,绿光组和红光组大,且与其余3组间差异显著(P<0.05);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绿光组最大,红光组和黑暗组次之,白光组和黄光组最小,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3.各组幼鱼的肥满度(CF)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除白光组幼鱼存活率(只有50%)最低外,其余各组幼鱼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绿光组最高,为88.33%。以上结果表明,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绿光是有利于豹纹鳃棘鲈摄食、生长和存活的较适合光色。3.光色环境对豹纹鳃棘鲈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幼鱼肌肉的水分含量,白光组最高(79.26±2.17%),黄光组最低(78.04±0.42%);幼鱼肌肉的灰分含量,黄光组最高(1.65±0.04%),白光组最低(1.35±0.05%);幼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绿光组最低(1.98±0.95%),红光组最高(2.69±0.69%);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为,绿光组最高(25.47±1.82%),红光组最低(23.35±0.37%)。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等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五种光色下幼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黄光组(68.132)>红光组(67.727)>绿光组(67.275)>白光组(62.845)>黑暗组(60.351)。实验检测出7种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Asp、Glu、Arg、)总含量为绿光组>白光组>红光组>黑暗组>黄光组,甘味氨基酸(Gly、Ala)总含量为白光组>黄光组>红光组>黑暗组>绿光组,香味氨基酸(Try、Phe)总含量为黑暗组>绿光组>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鲜味氨基酸总含量(63.03%~63.54%)>甘味氨基酸总含量(21.31%~22.08%)>香味氨基酸总含量(14.38%~15.27%)。以生长效果、肌肉营养和品味标准评价,绿色光环境最适宜豹纹鳃棘鲈的生长。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光色是影响豹纹鳃棘鲈幼鱼栖息、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指标的重要境因子之一,影响幼鱼栖息特性最明显的是光色,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光照周期。豹纹鳃棘鲈幼鱼在摄食、生长、存活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等方面指标,绿光组均显著优于其他组,黑暗组及自然光组的幼鱼,其各项指标均为最低且最劣。根据实验基本摸清了主要主要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栖息、摄食、生长、存活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影响,可为豹纹鳃棘鲈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光环境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由塔岗水库采回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性成熟个体,人工取卵、采精,经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受精卵经人工孵化获得池沼公鱼的仔鱼。试验比较研究了池沼公鱼雌、雄成熟个体
为了探讨pH、亚硝酸盐和光照三种环境因子对锦鲤生长及体色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1、锦鲤对pH和亚硝酸盐的耐受性实验。2、投喂两种饲料下,pH和亚硝酸盐胁迫对锦鲤增重率(BWR)
本文从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计划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些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罗非鱼是国际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三大养殖鱼类之一,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其中尼罗罗非鱼是养殖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尼罗罗非鱼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大约快40%,
鱼类的食性是鱼类对其所生存的环境适应而产生的一种特性,且随本身不同的发育阶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种食性表型的可塑性是鱼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和食物条件
无乳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引起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频繁发生,使我国水产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国内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养殖种类。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洄游与生长洄游两个重要阶段都涉及到盐度变化,盐度变化会使其渗透压发生改变,而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