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判断企业优劣的标准。只要企业的规模能够体现产业的技术特征,能够符合自身的市场占有状况,能够在社会专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那么,无论企业规模是大是小,该企业规模都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经济规模并不等于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不仅大企业可以获得,中小企业也可以获得。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不仅源于企业规模的适度所产生的内部经济性,也源于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內部经济性,还源于众多中小企业的聚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性。专业分工协作不仅存在于企业的内部,也存在于企业的外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发展,必然要求大、中、小企业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协调发展。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作用,大型企业无法替代。 目前,融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瓶颈。融资困难的发生,一是因为众多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产权模糊、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水平低下等种种问题,二是因为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体系、信用担保市场、货币与资本市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存在种种不完善。 应该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与加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三个方面着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支持系统,完善信用担保市场和货币、资本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主要包括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信用等级。加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旨在通过虚拟企业、虚拟经营等方式,靠群体的力量改变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