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PM642的G.729A语音编解码器的实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语音通信业务是当前信息产业中发展的最快、普及面最广的业务之一。G.729语音编解码标准是目前中、低速率语音编码中的主流算法之一。该标准采用共轭结构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方案,其码率为8 kbit/s,是ITU-T推荐的语音压缩编码标准中算法最为复杂的一种。G.729标准的应用非常广泛,如VOIP、可视会议和和电话会议等。G.729A是G.729的简化版本。两者的编解码结构相同,码流可以互通。G.729A的运算量比G.729减少约一半,而语音质量下降不大,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一般都采用G.729A。G.729A算法的复杂性和语音通信的实时性都对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作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媒体通信终端,往往需要融合系统、传输、图像、语音、数据等多种功能,这就要求其核心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TMS320DM642是TI公司专门针对多媒体通信而推出的一款定点DSP处理器,它强大的功能为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语音编码的原理,以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技术为重点,详细分析了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技术中最重要的几种实现技术,包括线性预测分析、矢量量化、合成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对G.729A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接下来本文着重地讨论了基于VPM642的G.729A语音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其在VPM642开发板上的实现与优化。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平台、TMS320DM642架构以及DSP系统的开发环境CCS等。通过一系列针对TMS320DM642硬件平台的G.729A算法的优化,例如使用存储器分配优化、内联函数优化、数据打包技术优化、软件流水优化循环等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中基于VPM642的G.729A的语音编解码器完全能够达到实时性要求,经G.729A编解码器处理后的重建语音话音质量良好。
其他文献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功,网络多媒体业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IP网络复杂的传输特性对高效、可靠地提供视频流传输提出了挑战,使得面向传输的视频编码技术成为
随着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在军事应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字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干扰等原因会出现突发性误码,使得解码终端出现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不断发展,使得智能化、自动化的设施设备应用广泛,其核心在于软件系统,硬件只是实现各种软件下达的指令。本课题立足于眼科领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湍流的影响,光束在接收面上的强度变弱,同时出现光束展、角扩展等效应,这效应严重影响着激光通信、跟踪及成像等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实际的激光器所输出的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凭借其软容量,支持异步接入,高安全保密性,网络管理便捷等优良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和研究,并被认为在未来的光网络,特别是光接入网中具有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