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S.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现代主义诗作。诗中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暗指及其碎片化的写作使其在英美诗坛独树一帜,成为了现代主义的宣言书。通过拼贴、组合前人作品中看似无关的片段,艾略特在这首诗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使这首诗成为了诗歌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桥梁。
诗歌的这种过渡反映了当时的西方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从战前向战后的过渡。当时的西方世界同时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历经了巨大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信仰的坍塌、归属感的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无法理解和“失语”、“无语”状态。《荒原》揭示了这种困境。
本论文从边缘性理论的角度赏析这首杰出的诗作。众所周知,《荒原》一诗中有如此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暗指。以至于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读者来说它始终是一首晦涩难懂的诗歌。论文作者发现不仅诗歌本身,而且阅读这首诗歌的过程都具有典型的边缘性特征。因此,边缘性理论成为了一个极好的阐释这首诗歌的理论角度。本论文的中心和目的是探索《荒原》一诗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边缘性特征:冷漠、碎片化和虚妄。
论文第一章,“《荒原》中情爱交易的冷漠”,通过传统的浪漫爱情和现代的情爱交易,以及情感需求和情欲诱惑之间的对比分析了《荒原》中的现代情爱交易的边缘性特征,即冷漠。诗歌中对女打字员和“长疙瘩的青年”的情事描述尤其典型地体现了沦为纯粹的情欲交易的现代情爱交易与传统的浪漫爱情的区别——在现代情爱交易中,情人之间缺少激情、理解和忠诚。诗歌中各种各样的现代情爱交易的描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现代情爱交易的边缘性。陷入情爱交易之中的荒原人是失语和无语的,在情感需求和情欲诱惑的矛盾中挣扎。论文的第二章,“《荒原》中文化遗产的碎片化”,通过对诗歌中不胜枚举的文学和文化遗产并置的分析对《荒原》意识形态又一层面的边缘性,即碎片化进行了阐释。文化遗产的并置是这首诗歌的一个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包括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神化和宗教意象在内的各种意象的并置,对基督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并举,和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文学经典的并列。然而,这些文学和文化遗产的并置导致了诗歌的边缘性,因为过多的文化遗产碎片导致了过多的暗示和影射,使这些文化碎片都退化成了微不足道的部分。
论文的第三章,“《荒原》中精神追寻的虚妄”,通过模仿“荒原”上的精神之旅,对精神追寻这一意识形态层面的边缘性进行了分析。荒原上精神追寻的边缘性主要是通过精神追寻的结果——救赎的虚妄来体现的:直至诗歌最后,救赎还是没有实现,这体现了荒原及荒原人被抛弃在受拯救的边缘。另外,“无实体的城”作为诗歌中精神追寻的背景体现了既不完全真实也不完全虚假的两重性,这也是边缘性的特征之一。
显而易见,在一个文学本身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语状态的时代,《荒原》代表了一系列试图冲破诗歌传统、尝试新的诗歌写作方式的作品。这首诗的根源既来自传统也来自现代。作为一首具有边缘性特征的诗歌,《荒原》在见证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同时,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传统和现在的桥梁,而且是一篇寓言了物质生活富足而精神生活贫乏的时代后果,即边缘性的诗章。这首诗体现了对往昔文化的缅怀,同时也在警世人们:边缘性已经普遍存在,而且无法避免,在精神追寻越来越关键的当下中国,理解、体验、历经并诠释“边缘理论”和边缘特征都是必要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