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9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Taylor)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之后,有关企业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研究一直是经济管理学科讨论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在西方国家开始流行,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和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国内的学者和专家已开始重视企业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问题,一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也进行了许多非常有益的探索。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物流企业面临的这种全球化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残酷,进一步加强物流企业监督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而全面、正确、及时评价物流企业的综合绩效,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行、进而实现目标、价值追求的基础和关键。综合绩效评价有助于全面加强管控,有助于形成一个快速、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模式和格局,有助于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从而为物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近年来,林业改革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林产品物流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我国林产品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林产品物流现代化水平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林产品及国外物流业冲击我国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力发展我国林产品物流业迫在眉睫。在这个进程中,关于林产品物流绩效的评价,对于科学决策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基于此,本论文对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简述了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我国林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林产品物流的特点。
其次,论述了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包括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设计要求及基本原则等。
再次,将林产品物流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林产品供应物流、林产品加工企业内部物流、林产品销售物流和客户服务,提出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综合评价方法,指出了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AHP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先对最次一级进行单因素评判,再到上一级,逐次进行评判,得出最终评判结果。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