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完成以及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增加,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盈利空间逐渐被压缩,商业银行有转型发展和谋求更高投资收益的内生动力,投贷联动业务为商业银行涉足股权投资领域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向混合型、全能型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丰富收入来源、获取更多的综合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增速逐渐放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政府支持产业升级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兴起,融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等特征,缺乏商业银行所认可的抵押资产,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投贷联动业务的推出,有助于放松银行业的风险容忍度,提升商业银行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热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不仅可以通过债权投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缺口,也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长期资金,从而可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2016年4月20日,银监会与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有效防范风险,不断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此后,各试点银行开始陆续着手,开启探索投贷联动业务的新模式,投贷联动业务发展如火如荼。 投贷联动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结合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中,债权融资一般由商业银行来完成,而股权融资根据融资主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常见的股权融资主体有外部的风险投资机构(VC/PE)、商业银行集团具有股权投资资格的子公司以及产业基金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试水中国版投贷联动业务,探索投贷联动业务的新模式。然而,面对各种模式的投贷联动业务,究竟哪种模式的投贷联动业务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是世界范围内最成熟的,也是最成功的。研究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硅谷银行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加以研究,从而总结出美国硅谷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所采用的模式,并指出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各种模式之间的利弊以及相互联系。紧接着,本文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所采用的模式。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各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各种模式之间的利弊和联系,最后通过和美国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对比,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提供一些可行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