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构建三维基质支架中的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细胞侵袭是恶性肿瘤进行侵袭的关键步骤,在三维条件下,模拟肿瘤细胞的侵袭过程能够更好地研究肿瘤细胞侵袭机制,能够为以后的研制抗癌药物提供信息。而肿瘤多细胞球体不仅能够检测抗癌药物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反映肿瘤细胞在三维条件下的侵袭能力。而传统的实验技术,如Boyden小室,Transwell小室法和旋转琼脂培养法大多只能在二维尺度下(2D)研究肿瘤细胞侵袭行为,不能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运动的微环境,以及监测侵袭或者肿瘤多细胞球体形成的过程,并且旋转琼脂培养法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形成多细胞球体。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能够设计和构建微流控平台研究肿瘤细胞在三维条件下细胞生物学行为,比如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肿瘤多细胞球体的形成。目的为得到更为真实可信的侵袭结果和三维条件下多细胞球体的形成过程,在微流控技术基础上自行设计和构建肿瘤细胞生物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模拟肿瘤细胞侵袭和肿瘤多细胞的3D微环境环境,而且能够监测肿瘤细胞与三维(3D)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化因子对侵袭过程和形成多细胞球体的动态影响,以及在三维环境下监测肿瘤细胞侵袭或者多细胞球体在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方法为评价该芯片用于肿瘤细胞侵袭机制研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首先用FITC-葡聚糖表征微流控芯片的浓度梯度,用以验证在基质胶模拟的三维环境能够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该芯片用基质胶模拟乳腺肿瘤细胞的3D微环境,用PI和钙黄绿素对三维培养的MDA-MB-231细胞进行双染实验,以检测MDA-MB-231在三维环境生长的状况。并全程监测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梯度诱导下,乳腺肿瘤细胞(MDA-MB-231)侵袭的全过程。筛选合适的细胞量,在三维环境下,TNF-α 和血清刺激下形成多细胞球体的全过程。结果在用基质胶模拟的三维环境,能够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并且稳定的浓度梯度将会保持10h以上。对生长三天的MDA-MB-231进行双染,结果表明能够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肿瘤细胞三维培养,TNF-α能够诱导乳腺肿瘤细胞在3D基质胶中定向侵袭。发现侵袭到基质胶中的乳腺肿瘤细胞会形成具有侵袭突起的顶细胞,并且顶细胞和柄细胞首尾相连形成线状。血清诱导肿瘤细胞能够形成不规则椭圆形多细胞球体,并且多细胞球体之间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多细胞球体的数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减少。TNF-α能够诱导MDA-MB-231形成椭圆形的多细胞形体,细胞数目和直径大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但是所形成的多细胞球体直径很难达到100μm且多细胞球体之间没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结论该微流控芯片有望为研究肿瘤细胞在三维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并且有望为以后开发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药物和多细胞球体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其他文献
解题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题感”.教学中,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通过“审题”“计划”“执行”和“反思”等解题环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解题
目的评价甲钴胺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的疗效。方法DGP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