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是我国开发性移民的重大工程,第一阶段以搬得出、稳得住,保障基本生计为主;第二阶段,则通过后续支持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支持百万移民可持续生计系统重构,实现安稳致富。在共享发展理念和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对城镇移民生计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性回顾和评价,是提高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对于优化我国开发性移民政策机制,完善后续扶持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计支持政策评价涉及可持续生计、开发性移民和公共政策评价等相关理论,尽管已有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尚未系统构建评价的理论框架,更未对三峡城镇移民支持路径和效果进行评价。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通过构建评价的理论及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移民生计支持政策变迁及其实施效果开展综合评价,为优化库区城镇移民生计支持政策,更有效地促进重大水利工程开发性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和框架设计。一是对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二是对政策支持基本原理、科学路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明晰开发性移民方针本质是培育生计资本,恢复生计能力,在有效减轻生计脆弱性方面,生计支持政策发挥着生计风险治理作用和生计能力的再造、提升作用。三是构建了一个基于“政策价值判断与政策目标实现”双重评价框架,形成主观和客观相支撑,多维度多视角的政策评价框架。第二部分,生计支持政策的变迁和整体效果研究。一是对搬迁安置模式进行回顾,对城镇化安置的规模、空间分布和移民结构进行概括。二是将城镇移民生计支持政策分为搬迁安置阶段(1992-2009年)和三峡后续工作阶段(201 1年-至今),对两阶段的政策渊源、演进和实施做了系统分析。三是从整体上对政策实施后生计环境、可支配收入、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变迁和改善进行考察。第三部分,政策支持实证评价研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下的五个维度,通过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多方法嵌入,着重对三峡后续工作阶段生计支持政策展开评价,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基于城镇移民对生计能力提升评价,结果表明,生计支持政策显著抑制了个体的生计脆弱性,但仍有优化空间。其中,物质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改善显著,可支配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但财政补贴或信贷服务增加较少,就业能力相对偏弱,社会资本和生计策略改善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二是基于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城镇移民对政策支持总体评价接近“较满意”水平,其中,物质条件支持政策、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满意度较高,而财政补贴和信贷服务政策满意度、技能培训政策、就业与创业政策支持满意度与移民期望尚有一定的差距。分组别的描述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性别、年龄、移民来源分组样本下,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生计资本的提升均会对政策满意度评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但作用效果不一致,影响程度有差异,社会资本、物质资本提升的影响系数较大。个体特征变量中,性别对满意度评价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和家庭总人口特征具有负向影响,但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三是基于比较分析方法的政策目标客观实现评价,本文认为,社会保障支持政策、安置区综合帮扶政策、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较好,精准度较高;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后续帮扶政策资金中占比较高,而对城镇移民生计支持不够直接。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教育培训政策,促进就业岗位拓展的产业支持政策,精准性相对不高,契合度不够,目标实现效果有待加强。四是基于双重差分方法(DID)的政策影响净效应评价,本文认为,与对照组城镇居民相比,生计支持政策促进了实验组(城镇移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各控制变量中,教育投入、医疗投入对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负担系数对可支配收入无显著影响。五是基于数据包络方法(DEA)的政策资金效率性评价,结果显示,各评价决策单元体现了较好的综合支持效率;纯技术效率均值也表明对政策资金较好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规模效率已成为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规模效率的提升已不能简单通过扩大投入规模来实现,而更应注重通过优化投入结构、比例和组合,消除投入冗余,完善投入路径等方式实现。第四部分,政策优化建议。基于理论分析和政策评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政策优化具体建议:一是基于就业增长与产业发展效应理论,支持移民生态工业园绿色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发展、移民安置区养老服务产业嵌入。二是立足三峡工程效益共享,促进城镇移民更直接地参与分享让渡资源(使用权利)所带来的工程增值效益。三是结合生计资本培育政策不足与缺位,提出健康生存能力支持、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支持、教育技能培训支持、社会资本培育、金融资本培育等政策优化建议,促进城镇移民生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