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雜劇、清全本傳奇,以至明清時崑劇折子戲的串演情況,今天已無從得見。但通過梳理、分析有關劇本,探討文本中與舞台相關的內容,仍可得到一定了解领?當代演出,因有攝錄設備而往往留有影音資料,對於展示從前的舞台演出面貌,亦有很大幫助^去的戲曲藝術研究,多局限於文本,隨著研究條件的改善,舞台演出研究應成為今日一重要課題。本論文首先選取以「朱買臣休妻」故事為題材的劇本,包括元雜劇《朱太守風雪漁樵記》、《負薪記》,明傳奇《爛柯山》全劇文本、明清崑劇折子戲台本等,比較不同時期的劇本情節,探討當中的編寫策略及演出樣式變化,尤其注意台本的有關內容撐倪M而研究當代兩個崑劇院團整編的全本戲,即上海崑劇團的《爛柯山》與江蘇省崑劇院的《朱買臣休妻》,分析台本、演出影像資料和訪問有關編創人員,從而探討傳統崑劇舞台美學如何傳承與發展,以及如何面對當代觀眾。中國戲曲劇本的編寫,本來有案頭本與場上本兩路撐耐ㄟ^對《朱太守風雪漁樵記》與《負薪記》劇情的比較,點出後期元雜劇文本已有注重舞台效果的傾向。明清傳奇雖亦多案頭本,但其格式結構,已較元雜劇更多考慮到演出情況。故研究傳奇文本,對崑劇舞台美學的要求,或早期的演出情況,會有更多了解。對全本傳奇《爛柯山》康熙抄本的研究,除了可完整地看到傳奇系統「朱買臣休妻」的情節外,並可了解到當今流傳下來的折子戲,缺少了那些齣目,又保存了那一些。論文認為此劇全本傳奇各齣目的存與佚,當與演出效果有關;而流傳下來的折子對原著的更動,也應是一種舞台策略。通過對此劇全本傳奇與折子戲的比較分析,論文指出如何加以增刪改編更是一個重要課題。中國戲曲舞台,向以演員為核心;折子戲的興起,主要是要突出演員的表演和提高行當演出規範的專業性。論文指出︰就整編全本戲來說,傳字輩藝人早期串演折子戲的辦法,雖保存了表演的精華,在劇本的題旨與人物的完整兩方面,卻不無缺失。故當代崑劇整本戲的整編,便應有更周詳的思考。除了要保存崑劇的表演精華外,還應考慮到主題與人物的完整性及今日觀眾的觀劇心態。故當代整本戲不能只是折子戲的串演,而必須從舞台演出的各方面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