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可以有力的促进县域经济朝着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有利于县域工作者发现经济问题;有利于增加县域工作者发展经济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有利于县域工作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从而有效的避免县域工作者的急躁与盲目性情绪,避免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后果。安徽历来是县域大省,其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上还是处在较低的层次上,而现有的考核体系难以科学的反映县域发展的客观情况。因此,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对科学评价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充分理解与吸收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和已有县域经济考核办法的特点与缺陷的基础上,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安徽省实际发展情况,把安徽省61个县(市)划分为第一考核区、第二考核区和第三考核区,各区分别包含20个、27个和14个县(市)。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共4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它们承担的不同发展任务,采用综合赋权法为三个考核区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另外,本文设计了两步考核方法,只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应得分达到达标线才可以进入综合考核,以反应不同考核区的考核侧重点不一样。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深入剖析安徽县域发展现状,文章利用构建的考核体系,对2010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实证结果显示,把安徽省分成三个考核区是符合安徽县域发展实际的:在第一考核区的考核中,得分靠前的5个县(市)分别是宁国市、芜湖县、繁昌县、肥西县和铜陵县;在第二考核区的考核中,得分靠前的5个县(市)分别是绩溪县、旌德县、霍邱县、怀远县和庐江县;第三考核区的县(市)得分普遍较高,其中只有霍山县33.9分以外,其余县(市)都在40分以上,排在前5位的是广德县、休宁县、歙县、东至县和泾县。最后,针对全文作了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