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竞争”,就是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并且取得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行为的最终目的。合作是竞争的手段,通过小范围的合作参与更大范围内的竞争,使得整体利益和本企业的分配利益都得到增长,也使得整体和本企业的竞争力都得到提升。它不同于传统对抗型的企业竞争方式,而是一种“双赢”的竞争方式。 随着国际航运市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我国水运市场的迅速繁荣,也带动了我国港口业的迅速成长。我国港口企业经历了“政企分开”后几年来的转型期,已经确立了独立的市场地位,但也随之失去了过去的垄断地位,而真正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参与竞争,因此为了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获得更高的利润,我国港口企业也采取了各种竞争战略,如加大码头的建设,扩大港口生产能力和规模等等。然而,我国港口企业在发展初期也暴露出了很多对抗性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现象,这种恶性竞争会令企业产生内耗,从而削弱我国港口业的整体竞争力。近几年来,我国港口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合作竞争的重要性,从过去各自为政的状态渐渐开始主动地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我国港口企业走向合作竞争的趋向将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形成良性的合作竞争将是未来我国港口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由于我国沿海各大港口的快速崛起,对于沿海港口企业间的合作竞争研究得较多。内河港口企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对内河港口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也研究得较少。事实上,我国内河水网发达,长江、珠江等于线沟通我国东部沿海和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因此内河港口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同样对我国海运业和港口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江苏省沿江港口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内河港口企业的合作竞争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对港口合作竞争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江苏省沿江港口企业竞争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沿江港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促进沿江港口企业合作竞争的必要性;接着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对沿江各港口进行了定位,明确了各港口企业分工的基础和未来的合作方向;接下来利用合作对策模型对沿江港口企业在航线开辟上的合作进行了一定抽象模拟;最后对如何促进江苏省沿江港口企业的合作竞争给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