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化的日益加速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怎样才能让中国老人们老有所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的类型划分出发,进行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整理和实地考察,一方面基于我国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建设方向总结出“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并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新的阐释;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养老设施名称错综复杂、界定不明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出一套相对清晰的提法,并且与两类养老模式相对应。根据国内外的各种建设经验与教训,目前最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应该是“社区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模式既与我国当下的政策导向一致,同时也符合大多数普通中国老人的意愿。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鉴于此,本文提出应大力发展一种新型的养老设施——“社区老人设施”,并指出应将其作为社区配套设施纳入规划,来解决绝大多数普通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针对“社区老人设施”,本文从社会学和建筑学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在社会发展层面,根据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测算了“社区老人设施”的配建标准及各种功能性房间的面积,从营利与非营利、运营主体、社区服务体系等多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并对我国目前的相似案例作出了分析与评价。在建筑设计层面,从室内主要功能空间、室外景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策略,借鉴国内外相似案例的设计手法,指导“社区老人设施”的建设。希望能对从事相关建筑设计的人员、从事养老产业的投资者以及相关决策部门、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中国的高收入老人来说,他们的养老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在老有所养的同时还可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但是对于中低收入老人来说,能够老有所养已属不易,养在哪里?就要让他们老有所“居”,那么“居”在哪里?如何“居”?这是本课题关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