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香烯对肝癌细胞株中抑癌基因甲基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明确榄香烯对两种肝癌细胞抗肿瘤作用;检测榄香烯处理前后的两种细胞中抑癌基因GSTP1、RIZ1、HAI-2、SLIT2甲基化状态,探讨榄香烯是否具有逆转异常甲基化作用,并以期筛选出具有肝癌特异性的抑癌基因。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细胞,用MTT法检测榄香烯对两种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榄香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MSP法检测榄香烯对处理前后的两种细胞中抑癌基因GSTP1、RIZ1、HAI-2、SLIT2甲基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作用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细胞48h后,显示出对两种肝癌细胞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对两种肝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69±6.3)μg/ml和(63±2.1)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肝癌细胞未经榄香烯处理时自然凋亡率分别为(6.37±0.15)%和(7.40±0.66)%,榄香烯在10、20、30μg/ml浓度下对两种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83±0.25)%和(12.50±0.61)%、(27.7±0.75)%和(32.77±2.30)%、(37.1±0.46)%和(48.27±1.23)%,各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10、20、30μg/ml浓度下,榄香烯能使两种肝癌细胞阻滞于S期,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由(68.71±0.69)%和(65.56±0.41)%下降到(60.81±0.38)%和(53.00±0.15)%,S期细胞百分比分别由(28.85±0.18)%和(27.04±0.45)%增加到(36.81±0.36)%和(38.43±0.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P1、RIZ1、HAI-2基因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两种细胞中均呈完全甲基化表达,SLIT2基因呈部分甲基化表达,其中经过浓度40μg/ml和160μg/ml榄香烯和5-Aza-dc处理,GSTP1基因在QGY7703细胞中出现了未甲基化状态。结论:1.榄香烯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诱导其凋亡,并且阻滞两种肝癌细胞从S期进入G2/M期,呈浓度依赖性。2.榄香烯具有逆转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作用,但具有基因和细胞特异性。3. GSTP1、RIZ1、HAI-2基因甲基化状态具有很好的肝癌特异性,可建立甲基化谱,可较好的区分肝癌与非肝癌。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瘫患儿功能网络的影响,为了解rTMS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1例脑瘫患儿进行为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资料:一位44岁男性患者,上腹
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子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需求关系、直接和间接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智能导游系统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电子导游的现状,通过对大型展馆内智能导游系统的特点研究,以及室内定位技术方案的优劣势分析,
稀土类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4f壳层电子而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催化和化学性质。基于此,稀土类纳米材料在储氢材料、超导材料、催化剂、荧光剂、荧光标记、生物检测等领域具
以202位企业家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企业家创新意识量表》和企业创新氛围、企业创新绩效等企业创新潜力指标,探讨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企业
三维曲面零件的柔性数字化成形技术是柔性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三维曲面板类件数字化柔性成形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产品多样、频繁改型的个性化需求,在航空航天、交
近期,基于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 POMs)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通过利用有机分子优良的可裁剪性和修饰性,可以实现对多金属
自古以来,作为社会系统和政治经济体系最基础的单元,县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层,是城乡一体化的节点,是村镇的整合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县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全球经济发
1965年,控制论专家L. A. Zadeh提出模糊集的概念,随后又提出了模糊算法,模糊系统,语言变量等具有开创性的概念,为模糊控制的发展创造了理论基础。模糊逻辑系统作为一个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