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缅动物量词对比分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词类,也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汉语与缅语虽同属汉藏语系,但汉语的量词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用法复杂。所以量词是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同时也是对缅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汉语中分别修饰不同动物的常用个体量词有“头”、“匹”、“只”、“条”、“尾”、“口”、“峰”和集合量词有“群”、“窝”、“巢”、“对”、“行”等,而缅语中只有“(?)”、“(?)”、“(?)”、“(?)”。这也是造成缅籍学生学习量词时,常常出现使用汉语量词“只”与“条”、“头”与“匹”不分的语用偏误现象。此外汉语量词在与名词的搭配、语序、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和缅语有其共性及差异,因此汉语量词是缅籍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本文以汉缅与动物相关常用量词作为研究对象,从两种语言量词的分类、语义、语法、句法位置、量词重叠使用等角度分别进行对比研究,希望研究成果对日后学习汉语的缅甸学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大致叙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概况。第二章,汉缅量词概说。对汉语和缅语量词进行分类,并归纳汉语和缅语量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第三章,汉缅动物量词比较研究。首先对汉语和缅语能与动物搭配使用的量词进行统计,从语法角度对汉语“数+量+名”结构和缅语“名+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比较量词重叠一AA式和一A一A式,以及一些汉缅动物量词的特殊语法搭配。并解释汉语“只”、“头”、“条”、“匹”、“口”、“群”、“行”、“对”和缅语“(?)”、“(?)”、“(?)”、“(?)”等动物量词的语义特征。第四章,针对初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参考对策。缅甸学生学习汉语动物量词常常会出现偏误。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初级学生学习动物量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导致偏误的原因以及解决偏误问题的教学参考对策。结语。结语部分对本研究加以总体概括,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其他文献
当前,全国各中小学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涌现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课堂
建设智慧城市是推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都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探索,对哈尔滨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价值。针对哈尔
论文选题基于以下考虑:学界虽已证实教师第三话轮(反馈话轮)重复语普遍存在于语言课堂互动中,并对学习者二语/外语能力发展起重要作用,大多研究却将功能范畴与教师反馈话轮作
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中,突出表现出“一股独大”的现象,实际控制人往往不直接担任董事职务而是身居公司治理机关之外,凭借其持股优势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关系,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
随着司法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庭审制度将逐渐从目前注重书面证据的大陆法系的“纠问式”向注重口头证据的英美法系的“抗辩式”转换。庭审参与的控辩双方在庭审时如何表达己方
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在近现代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公法私法化”和“刑事诉讼契约化”变革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权思想的发展和契约理念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贯穿。两者互相影响,
《鼓掌绝尘》是明末金木散人编撰的一部话本小说集。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明代词汇,包含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口语化程度很高,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文
汉语副词是一个语法功能较少的词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般认为它只能作状语,而不能够做其它成分。而与此同时副词又是一个表示意义多种多样的词类,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
公元前281年,为了共同抵御马其顿,阿卡亚同盟得以重建。随后,在阿卡亚同盟著名将军阿图斯(Aratus)的领导下,同盟不仅从马其顿手中解放了科林斯,还纳入了许多经济发达的城邦,同盟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