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中产CLA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青贮发酵产CLA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nijiu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种18碳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和减少体脂肪含量等特殊的生物活性。天然CLA是由亚油酸经微生物氢化而生成。人类食物中的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奶肉品。为了提高反刍动物奶肉品中CLA含量,人们多在日粮中外源添加化工合成的CLA,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提高日粮中CLA含量的研究却尚未见报道。为此,本试验就对青贮中CLA的含量进行检测,筛选并鉴定出CLA生产菌株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再将高产菌返接回青贮中进行生物发酵调控,确定其最佳接种量和油脂添加比例。试验以玉米青贮为原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玉米青贮饲料中CLA含量。结果显示,青贮饲料中CLA含量大约为2~4μg/g,提示青贮饲料中存有亚油酸氢化微生物,乳酸菌可能是最主要的亚油酸氢化微生物。从玉米青贮中分离到一株CLA生产菌(编号:ANCLA01),发酵液中CLA生成量为33.442μg/mL;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且菌体短直、两端钝圆,不产芽孢;发酵时有乳酸生成,属于同型发酵B型并对底物要求特殊的乳酸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 L5的16S rRNA碱基序列相似性达99.93%,兼顾该菌株传统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结果表明:ANCLA01菌株是青贮玉米中产CLA的植物乳杆菌。对植物乳杆菌ANCLA01转化生产CLA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亚油酸与发酵液的最适体积比例为0.075%,反应温度35℃,培养时28h,初始pH值7.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中CLA含量可达290μg。同时,微氧条件可提高CLA的产量。研究了植物乳杆菌ANCLA01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比例对红薯块根青贮、土豆青贮、胡萝卜青贮和白萝卜青贮中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ANCLA01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比例对四种青贮中CLA生成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在同水平下增大ANCLA01菌接种量及在同水平下增加葵花籽油质量比,四种青贮中CLA生成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当菌株ANCLA01接种量为6×10~7cfu/g,油脂添加比例在0.009-0.012g/g范围时,四种青贮中生成的CLA量均达到最大,其中土豆青贮中CLA生成量最高,达9.246μg/g。证实选育后的植物乳杆菌ANCLA01返接青贮后依然具有转化生产CLA能力。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巳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创名牌农产品过程中,也曝露出一些问题和难点,给创名牌农产品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本文拟对农产品创名牌的
本文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性评价方法,构建了一种科学可预测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行的教学改革背景下,音乐素养的具备逐步成为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构成,小学音乐的课程教学地位也随之提升。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借助音乐表达情感的水平,就必须通过先进行教学方法的引入,实现对于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切实增强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知识
为了提高安全播出能力,本文设计了基于播出节目信息的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所有节目自动技审信息的集中监看,并能够对长时间的自动技审报警点进行报警提示。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
随着虚拟现实理论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虚拟空间的逼真性,个性化的三维人体建模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三维人体表面模型通常包含复杂的几何信息,导致直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