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吸附凝胶的制备及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金属污染中,水体污染是最严重、最难控制,也是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最大的一种。近年来,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类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更进一步给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和空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中镉、汞、铅离子为主要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残毒时间长、易蓄积、难生物降解等特征。然而,目前国内外去除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各有优劣,且多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难以推广。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安全、廉价、低能耗的材料和方法,用来处理和净化含有这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污水意义重大。本文针对Cd2+、Hg2+、Pb2+三种重金属离子,研究了解决三种重金属离子水污染的新材料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以下是本文在三种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1)依据Mannich反应,以聚丙烯酰胺凝胶(PAM-Gel)为骨架,制备了以三乙烯四胺(TETA)和L-半胱氨酸(L-cys)为接枝基团的两类新型螯合凝胶材料。(2)通过对接枝螯合凝胶合成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找到了三乙烯四胺(L-半胱氨酸)螯合凝胶的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和路线,并获得接枝率分别为90%(30%)以上的三乙烯四胺(L-半胱氨酸)螯合凝胶。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凝胶骨架成功接枝了螯合基团。(3)实验获得了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性能参数。在最佳条件下,TETA凝胶除Cd2+、Hg2+、Pb2+效率分别为96%、85%、86%;L-半胱氨酸凝胶除Hg2+、Pb2+效率分别为99%、52.6%。常见的无机离子对于接枝螯合凝胶螯合吸附重金属离子除部分离子外无干扰。通过进行二次去除实验,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效果,且经处理的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通过红外光谱的鉴定,证实了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为螯合过程。(4)对接枝螯合凝胶去除三种重金属离子过程分别从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机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该吸附过程的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了反应过程中的阿累尼乌斯活化能Ea,并判断该过程为化学吸附、属于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接枝螯合凝胶吸附重金属离子这一反应过程可在常温下进行。并用螯合吸附反应方程、螯合稳定常数进行热力学分析,数据表明实验结果符合反应过程。(5)最后,利用实验所获参数,对接枝螯合凝胶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条件进行了初步计算,并对工艺流程的设备选择进行了探讨,最终证实了此工艺在重金属离子废水水处理方面的可行性,也为重金属离子水污染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发展途径和方向。
其他文献
在滑动电接触过程中,电极截面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接近电极接触表面的电流密度较大,而电极内部的电流密度相对较小。这种趋肤效应使滑动电极与固定电极的接触面局部位置过热,电极
身体概念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一个新视点,这一研究路径的提出得益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生存论路向上的推进。本文立足于身体概念,力图揭示马克思哲学中感性、异化、
Hough变换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经典算法之一,最初用于图像中直线、圆形等特定形状检测,为实现任意形状检测,Ballard提出广义Hough变换。近年来,Hough变换与分类器相结合的算法应用
掌纹和手形作为两种重要的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终生不变性、不易丢失、防伪性能好等特点,在身份识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有掌纹和手形的研究只是利用了手的一部分特征
<正>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爱》夏洛蒂《简爱》是英国文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理性人假设的传统金融理论受到了市场“异象”的挑战,行为金融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大量国外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投资者存在认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对油井及输油管道的各参数进行监测,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油田生产故障和事故,是油田数字化进程中的关键研究方向,近年来网络技术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迅速
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化医疗数据的迅速增加,电子病历和大量的医疗和科研文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要的数据资源。然而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以未经处理或者以异构
前言 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ERP技术在各大企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于电力制造企业也是一样,也逐渐开始引
本文选取了“重复义副词”中出现频繁和使用率最高的“还、也、又、再”等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词语的特征及运用情况。尝试结合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在共时平面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