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以下简称“客观变化条款”)是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无过错解除职工用工关系的条款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用工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人工被智能化设备所取代、传统零售渠道受直播电商冲击、新冠疫情下酒店餐饮旅游行业遭受重创、还有后疫情时期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整顿等情况不胜枚举。用人单位经营情况在此大环境下越来越富有挑战,之前用人单位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以下简称“客观变化条款”)是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无过错解除职工用工关系的条款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用工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人工被智能化设备所取代、传统零售渠道受直播电商冲击、新冠疫情下酒店餐饮旅游行业遭受重创、还有后疫情时期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整顿等情况不胜枚举。用人单位经营情况在此大环境下越来越富有挑战,之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合同时的客观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在变化。企业适用“客观变化条款”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数量也呈增长之势,司法实践中关于“客观变化条款”的法律适用问题呈现,因此此文用丰富案例展开对“客观变化条款”法律适用的相关研究。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这主要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客观变化条款”的规定难以界定该条款的内涵与外延。劳动仲裁委和审判机关在判断案件所涉案情是否构成“客观变化条款”的适用时,通常是以体系解释角度作为出发点,再参考其他相似制度规定来进行确定。而和“客观变化条款”最为贴近也最为相似的制度是“情势变更”。相关裁判文书也证明,情势原则作为“客观变化条款”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其在劳动合同领域适用也有其特殊性。引入情势原则在劳动法领域的适用应当被看作是一种补正的手段,需要限定“客观变化条款”于一定的范围内适用,不可随意扩大也不可死板机械适用。只有尽量平衡好双方利益,将双方损失和风险都降到最低程度,才能真实将“情势变更原则”合理引入,体现“客观变化条款”的实际意义。为完善适用“客观变化条款”时的公正性,加强其可预测性,笔者通过整理大量案例,研究有代表性的裁判文书将“客观变化条款”理论、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再借鉴学习域外类似制度和经验后,对以“客观变化条款”作为解雇事由的法律适用情形进行梳理并提出完善建议。“客观变化条款”适用主要涉及到因不可抗力、用人单位自主经营调整行为和政策法规类因素等“客观情况”的情形与“重大变化”的认定、企业和职工双方已签劳动合同履行不能或继续履行成本较高等“无法履行”的情形以及有实质性意义的“有效协商”等问题的界定。然而,经过对1836件司法实践相关案件的整理研究发现,即使是各劳动仲裁委和审判机关按照以上要件的逻辑去审理与“客观变化条款”有关的劳动争议案件,仍然会因该条款法律适用标准模糊而使劳动仲裁员和法官基于对法条适用情形理解的不同,最终导致在处理适用“客观变化条款”的案件中出现一定数量的“类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贯彻落实“客观变化条款”类案指导,建立与完善类案检索制度,建立指导性案例信息分享,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同时借鉴域外相关经验,对类案检索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以促使其在处理相似“客观变化条款”案件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督促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能有借鉴与参考,帮助法官更加审慎做出合理合适的裁判,也有助于促进“客观变化条款”的统一适用,搭建更和谐的劳资关系。针对“客观变化条款”解雇事由的法律适用缺乏一致标准的情况,司法机关可以出台有关“客观变化条款”的司法解释并指导实践运行,以便使劳动仲裁机构和司法机关在裁决和审理“客观变化条款”的法律适用标准相关案件时能达成统一意见。而加强劳动仲裁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裁审交流能让劳动仲裁和司法机关的衔接工作机制更流畅。加强裁审交流促进信息共享,能使司法实践中反复改判“客观变化条款”相关案件审判结果的情况大为减少,也使司法公信力更权威。在司法实践中,促进劳资双方协调沟通、引入律师参与集体协商制度、推动地方工会组织参与劳动司法实际,和各级法院一起积极试行多样化方式解决各项劳动纠纷的新型解决模式,促进并维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用工关系和谐存续,可以推动不断优化营商从业的大环境,稳定社会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火电企业成为双碳目标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并率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由企业依据质量控制计划统计历史年度数据得到,经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并形成最终结果,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关注重点,直接决定碳交易的公正性。随着纳入控排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以及碳核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碳排放核查在政府侧、核查机构侧及企业侧均反映出一些问题,亟需发展碳计量技术手段予以解决。总结分析国内
原材料替代在化工涂料行业里面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运营以及降成本,或者是应对供应链波动所使用的很常规的手段。在日常化工行业的工作中原材料替代项目是不可或缺的,是常常出现的,但也会伴随着风险。这些伴随着项目而出现的风险通常会影响着替代项目的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等各方面。在L公司的涂料产品钛白粉替代项目的案例中,尝试通过引入和使用风险识别手段:RBS分析法识别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通过对三个方面的风险大类:进度风
<正>为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机制,增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022年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出台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核算报告指南》规定的核算和报告内容与《核查指南》的规定相对
<正>实现“双碳”目标行行有责、人人有责。作为排碳大户的建材行业,要梳理重点单位碳排放分布,摸清碳足迹,建立碳排放标准核算和检测体系。现阶段碳核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低碳产品认证等工作已经在建材行业各类产品中展开,本文以水泥产品生产企业为例,描述碳核查和水泥产品低碳产品认证的CO2核查中遇到的一些情况。
城市道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步行空间涌现出各种问题,诸如安全隐患、交通功能不足、景观效果不佳、管理维护不善等——与当下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慢”生活的需求极不匹配。当前,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已经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逐渐从效率取胜向人本化回归,“以人为本”、“步行优先”等理念在逐渐融入城市街景设计中,对于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具备抗震、节能、保温、防火等功能的建筑发展方式,其建设方式是通过将建筑材料生产为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由施工单位对这些预制构件进行组合而成,是现代化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保障装配式结构整体性的关键点在于预制构件的连接质量。其中,套筒灌浆连接具备操作简便高效、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奠定了其成为构件连接主流方式的地位。然而,在现有的装配式施工过程,由于材料性能、灌
电能通过输配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称为线损。供电企业的任务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各工商业、农业、居民等终端用户,并保障用户的用能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大影响,全国2020年GDP总量仍实现正增长,为1015986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2.3%;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线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各种灾害带给我们诸多冲击和挑战,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具备一定的韧性。关于城市韧性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引入改进的FPSR模型,应用专家调查法、文本分析法、CRITIC方法、多维效用并合法等方法,尝试建立一个适合国情、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明确相关概念,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梳理,分析发现城市韧性建设和发展关于韧性的问题主要有韧性评
国家历史城区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更新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历史城区更新成为各大城市规划战略的关注热点。在历史城区保护性更新的实践中,过于僵化的保护会导致历史城区经济活力缺乏、环境劣化、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等问题,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则容易导致绅士化和对历史城区形态、风貌以及文化上的破坏,事实上变成以保护为名的再开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面对历史城区保护性更新而言,如何寻
<正>一、碳计量的概念、认知与理解“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而关于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量则简称“碳计量”,“碳计量”目前尚未正式列入《计量学名词术语》、法规标准或其他计量学典籍,属于一个新的专属名词术语。狭义“碳计量”概念是指运用传统的计量手段获得水、煤、电、气(汽)用量和温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