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礼仪对我国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以其便捷、大容量、交互性强等特点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影响着中职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地球村”的理念为现代生活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虚拟空间。网络无疑已成为另类社会,是一个异度空间,成为了中职生网络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各种网络道德问题也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浮出水面。互联网不是纯洁、健康的虚拟世界。对学校的教育、学生的网络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新时代、网络礼仪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中职生网络礼仪研究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本文以H工程学校2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进一步了解目前中职生网络礼仪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力图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第二部分,了解和分析了学校当前网络礼仪教育的现状:中职生对网络礼仪认知水平低、践行程度较差,这与教师讲授的相关内容少息息相关;大多数中职生有意识运用现实中的道德标准规范网络行为,但有诱因就不能控制,自控力差;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时间、内容有约束,但对如何有效指导孩子上网有不当之处;学校尚未足够重视网络礼仪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网络素养也亟待提升。第三部分,根据中职生网络礼仪的现状,发掘存在的原因,明确网络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职生网络礼仪状况与大学生相比不佳,首先与自制力和文化素养有关;其次也与他们较差的家庭环境相连,有的经济情况较差,有的缺乏家庭温暖;再次与教师自身网络道德及其重视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根据调查显示:45.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对网络礼仪“讲过一点”。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对这方面相对忽视。最后,网络游戏也是造成他们不良网络礼仪的社会环境。第四部分,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困思路,找到解决中职生网络礼仪教育的对策。学生方面的建议:做到线上线下行为一致,提高网络礼仪自律意识,重视网络礼仪学习作用;家庭方面的建议:营造家庭礼仪氛围,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方面的建议: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提高师资水平、强化表率作用,开发校本教材、构建育人载体,利用课堂平台、整合学科资源,重视网络礼仪、多元化的评价;社会方面的建议: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监督,制定网络守则、建立黑名单制,引入共识机制、兼顾匿名空间。为中职生网络礼仪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提高网络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审视作为施教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全面提升礼仪教育的教学质量。希望通过开展中职生网络礼仪教育的研究,制订相关的规则,有助于创新和发展学校文明礼仪理论,特别是网络礼仪理论,提高我国中职生网络道德弱化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