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地区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并了解胃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胃息肉的认识及诊断,探讨如何更好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同时为临床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共274例,按照不同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组(adenomatous polyps,APs组)、胃底腺息肉组(fundic gland polyps,FGP组)、增生性息肉组(hyperplastic polyps,HPs组)及炎性息肉组(inflammatory polyps,IP组)。(2)纳入统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BMI、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实验室检测指标(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13碳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胃泌素-17),胃息肉的部位及数量、伴随疾病及病理类型等。(3)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多个可能影响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集274例胃息肉患者,其中男性∶女性=1∶2.91;以壮族居多,年龄范围是21~86岁,平均年龄51.70±10.88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3.94%。(2)临床表现:腹痛(77.74%),腹胀(42.34%),反酸(17.15%),恶心、呕吐(15.33%),嗳气(12.41%)等。(3)本次研究以胃底腺息肉患者最常见,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胃体;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胃体、胃窦。(4)单因素分析结果:对于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患者的吸烟史(P=0.031)、饮酒史(P=0.006)、HP感染(P=0.043)、PGI(P=0.017)、PGII(P=0.035)、PGR(P<0.001)、G-17(P=0.012)、胃息肉的发生部位(P<0.001)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P=0.864)、民族(P=0.356)、年龄(P=0.580)、职业(P=0.729)、婚姻状况(P=0.426)、BMI(P=0.524)、伴随疾病(P>0.05)、息肉数目(P=0.781)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对于胃底腺息肉,饮酒史(P=0.028,OR=3.901,95%CI:1.163~13.093)、PGI(P=0.02,OR=0.414,95%CI:0.197~0.870)、PGII(P=0.006,OR=0.200,95%CI:0.064~0.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于增生性息肉,PGII(P=0.021,OR=0.198,95%CI:0.050~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吸烟史、饮酒史、HP感染、PGI、PGII、G-17是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史是胃底腺息肉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GI和PGII是胃底腺息肉患者的保护因素;PGII是增生性息肉患者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对慢性创面组织修复中STAT6和SOCS1表达的影响,为MEBT/MEBO临床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本实验选择150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急性组以及贝复新组、MEBO组,每组30只。按要求处理各组大鼠,分别在实验分组后的第3、第7天、第14天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于这3个时间节点切取
目的:探讨基于Laennec膜理论Glisson鞘外阻断法及鞘内解剖法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4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基于Laennec膜理论行鞘外阻断法的鞘外组(n=21)和行鞘内解剖法的鞘内组(n=23)。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资料、术前血清谷氨酸-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孔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患者。根据手术是否留置T管将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在此前提下按照患者手术时Trocar的穿刺孔入路的不同分为两组,即改良组与传统组,分别运用改良穿刺孔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与传
目的:收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晚期患者与中期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今后民族地区肝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5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就诊原因、HBV病毒、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法和生存期等。(1)根据BCL
目的:分析β-地中海贫血患者年龄、地域、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铁过载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间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指标的差异,分析铁过载相关因素,以便为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诊断、治疗、遗传咨询等提供建议。方法:(1)收集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共268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民族、性别、年龄、地域、基因突变类型及地域分布、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HBV相关肝病患者中的差异性,同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为评估患者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期间初次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310例HBV相关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乙肝组111例,乙肝肝硬化组98例,原发性肝癌组101例。收集上述各组病例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比较分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
目的:体外高糖培养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对高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MEBO对高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p62的调控作用,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oist exposed burn ther
目的:观察强化血糖控制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溃疡创面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6-3p、miR-125b-1-3p变化及创面愈合的影响,从外泌体micro RNAs角度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收集了45例有溃疡面的糖尿病患者第1天和治疗第10天的全血样本和部分创面肉芽组织,根据临床实际治疗情况分为以下2个组:强化血糖控制组(21例)、常规血糖控制组(24例);选取10例正常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2020年0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共849例,经过筛选后符合要求的有355例,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2020年09月35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是否饮酒;是否有腹水;是否有肝性脑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因: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1-5p表达及创面修复的影响,探讨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伦理审核批准,取46例2型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治疗前(第1天)及治疗后(第10天)的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和溃疡创面组织,按照临床血糖控制情况分为2组:血糖严格控制组共30例,血糖常规控制组共16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不做特别限制,以胰岛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