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商事立法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末年的大规模修律变法中,商事法律的制定虽在起草过程中未引起朝堂上的争辩,却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商人的激烈抵制。当前的研究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在商事法律的起草过程中,制定者一味移植外国法律而罔顾本土资源而导致的。然而,清末出台的商事法律有多部,其中不乏受到商人欢迎、学者称赞的条款。而且,以上结论是问题,而非导致问题的原因。因此,该结论不仅失之笼统,而且未能深层挖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对现实借鉴意义不大。本文的分析始于探究清末商事立法的原因。在其后具体的讨论中,通过对法律条文本身及立法规定的来源进行历史研究和对比研究,运用社会法学的方法对相关法律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清末商事立法失败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只顾法律移植罔顾本土资源,而是在法律移植方面未能对被移植的法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理解,而对本土商习的利用又未经是否符合当时商情需要的考察,二者未能融合,因而导致法律社会适应性差。为了全面反映清末商事立法的全貌,本文对将清末商事立法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清末不同阶段立法特征的对比,更能够反映清末立法水平的提高乃至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也对早期商事法律颁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作为一个法律后进国家,加入WTO以后,我国又一次面临大范围、长时间的商事法律修订,其中,法律移植的内容必不可少。在此情形下,通过对历史上商事法律领域中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利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现阶段的有关商事立法工作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其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由于石油资源在世界分布不均,受政治影响大,运输路线长,已成为世界能源供应体系中最不稳定
清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其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应的,其法律制度也随着长期以来的封建法制发展所累积的经验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清朝的统治者
众所周知,法治的精髓在于政府权力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及私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作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行政诉讼无疑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命题之一。可
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社会不满的导火线,群体性环境事件频发,甚至引发暴力冲突。面对环境纠纷,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存在诸多困境,根源在于传统的纠纷处理机制构建在人——人之间产
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是广大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创造出来,它寄托着人们对于解决现在农村大量存在的土地“撂荒”问题和如何高效利用农村土地进而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