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性保护既有与其它类型的历史性建筑相通的共性,也因其独有的本体特征和价值特征而呈现出特殊性,正确的保护方法是共性与特性、一般规律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设计方法、修复技术和技术策略评估是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的三个核心范畴,三者的相互关系是论证历史性保护一般规律的逻辑基础。
保护模式和设计手法是近代银行建筑保护性设计方法的两个方面。“老并入新”、“新融于老”、“新老并置”和“新老隔离”等四个保护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利弊得失都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为出发点,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条件,从空间、形式、秩序和文脉等角度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法。
近代银行建筑有两个表象相反的基本类型:本体完好并具有较高价值的近代银行建筑以及残破性近代银行建筑。以原浙江兴业银行和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址的保护性设计为中心的大量实例说明,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的特殊性正是其价值构成特征的反映。
修复技术策略评估是连接设计方法和修复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全程跟踪和主观评估等后评估方法引入天津原金城银行修复工程的全过程,验证了技术策略后评估对于总结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正反经验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无损检测、砖石、砂浆等修复技术应用规律的总结旨在说明,修复技术策略一般性评估是把握可逆度、干预度、安全度和满意度等指标以适应修复技术中多学科交叉渗透新格局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