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聪四年(1630)哈赤温后裔阿鲁部济农孙杜棱率领翁牛特、喀喇车里克二部归附爱新国。经过清朝(包括爱新国时期)的重新整编,维持四百余年的哈赤温兀鲁思走向解体,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翁牛特右翼旗以原哈赤温兀鲁思嫡系孙杜棱所属翁牛特部众和噶尔玛所属部分喀喇车里克人户组成,系清代哈赤温后裔所属翁牛特和喀喇车里克二部的核心部分。但对于哈赤温后裔所属兀鲁思历史的整体来讲,外藩蒙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编入满蒙八旗的部众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入清前后的哈赤温后裔所属兀鲁思的真实情况。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的利用清代翁牛特右翼旗印务处档案、翁牛特右翼旗贵族家谱蒙古文原件,与《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等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档案、《八旗通志初集》和《满洲八旗氏族通谱》等清朝官修文献,以及蒙古文史籍相互补充和印证,使清代哈赤温后裔部众历史研究得以拓展,并对以往该研究领域存在的讹误和空白进行了纠正和填补。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选题及其意义、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伊苏特部贵族祖源进行详细考证后得出该部并非哈赤温后裔所属部众,而是别里古台后裔所属部众的结论,纠正了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该部为哈赤温后裔所属部众之说;第二章利用清代翁牛特右翼旗印务处档案及贵族家谱蒙古文原件,对哈赤温家族世系、编入蒙古八旗的翁牛特部人户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考证;第三章对编入翁牛特右翼旗、满蒙八旗、克什克腾旗的喀喇车里克部众及其贵族世系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和论述;第四章对归附清朝后哈赤温后裔所属部众的核心—翁牛特右翼旗的旗界变更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对划给木兰围场及周边蒙旗的地界及木兰围场的始置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结语部分对自己在上述内容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全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