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知识分享行为是指在学校情境中,教师借助知识传播的媒介或直接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协商,以便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内隐和外显知识)传递给其他的教师个体、团队或组织的行为,以推动教师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发展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对中学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结构探究,可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体的成长。 文章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知识分享的内涵、结构、行为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涵义进行界定。其次,通过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等途径初步确立了中学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构成层层面,初步编制了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测量问卷。第三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天河区和白云区的中学中选取200名教师进行小样本施测,通过对132份有效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分析得出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由4个有效因素构成,包含19个项目,构成正式问卷。然后,用正式问卷对华南师范大学656名教育硕士进行正式施测,对516份有效数据进行分半分析。对258份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学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由促进学习机会、分享教学知识、参与专业互动和利用校园网络四个维度构成。接着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对另外258份有效数据进行效度和信度的再次检验。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4维模型是理想的结构模型;(2)广州市中学教师知识分享处于较高分享程度;(3)不同教龄的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差异显著,5年以下教龄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知识分享上显著高于教龄为6~10年的教师;(4)不同职称的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差异显著,高级职称教师知识分享行为最高,中级职称教师次之,初级职称教师较差;(5)不同等级的学校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差异显著,省一级学校教师知识分享行为最好,市一级学校次之,区一级学校和普通学校较差;(6)不同职务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差异显著,专职教师知识分享程度最高,行政人员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