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中接入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技术是实现LTE-Advanced系统性能需求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通过相邻的多个小区,协同参与为终端传输数据或者联合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能有效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扩大高速率的覆盖。LTE-Advanced系统中引入CoMP技术,增加了新的通信子过程,影响着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使基站间、终端间以及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控制和通信行为及拓扑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接纳控制机制作为无线资源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可有效调节接入系统的用户数、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高效地利用系统资源。随机接入过程是网络与终端通信的首要环节,其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CoMP技术带来的改变将直接关系到协作多点传输的信令设计,基站和基站之间、基站和天线站之间的接口、随机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以及最后的实现成本等问题。在本论文中,对支持CoMP技术的信令传输技术、接纳控制技术、随机接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支持CoMP的分布式网络架构下,详细设计了CoMP激活阶段的信令流程,并提出了一种支持CoMP技术,保证QOS的接纳控制机制和一种支持CoMP的多发随机接入流程。所提的接纳控制机制,对不同属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接纳策略,同时通过反馈时延参数,动态调整接纳门限,较好地保证了用户的QoS特性。所提随机接入流程,针对边缘用户采用多发的随机接入,降低了接入时延,提高了其接入成功率。并且采用区分业务的退避算法,较好地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优先接入网络,满足业务的QoS需求。本论文中提出的接纳控制机制与随机接入流程,均在维也纳大学搭建的LTE平台的基础上添加相应CoMP模块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超宽带成像、超宽带雷达、超宽带电磁脉冲武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对超宽带天线技术作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对超宽带天线小型化和共形化的要求。等角螺旋天线作为超宽带天
射频RFID技术是基于电磁波后向散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无线自动识别的技术。该技术和现代推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相符合,可远距离自动收集附着在物体上的传感器的信息,从而实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