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8B/10B扰码理论的光伏逆变器通信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危机严重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光伏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发电的重要一环,成为了全世界争相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光伏逆变器的通讯系统是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系统使得光伏逆变器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便于光伏逆变器以及光伏电站的集中式的管理。本文对目前光伏逆变器的各种通信系统的备选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SCI、SPI、I2C以及RS-485等光伏逆变器常见的通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光伏电站中广泛采用的RS-485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本文详细讨论了影响RS-485总线通信速率和可靠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直流负载、分布电容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给出了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的可靠性办法。同时对RS-485通信的编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在RS-485通信上常用的4中编码方法的原理,以及这些编码方法的具体作用。针对RS-485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电缆分布电容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8B/10B的编码RS-485通信技术,能够降低电缆中分布电容的影响,并且具有校正1位误码的功能。输入的数据先经过BCH编码器编码后再送入8B/10B编码器进行编码,8B/10B编码电路采用数据码组和特殊码组并行编码结构实现,进一步提高了编码的速度。由于采用了BCH编码,使得改进的编码方式具有校正1位误码的功能。根据光伏逆变器通信原理完成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通过实验验证改进的8B/10B的编码RS-485通信技术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非隔离型级联H桥逆变器具有输出电压质量高、电能转换效率高、及体积重量小等优势,得到了大量学者与机构的重视。但省去隔离变压器会带来漏电流问题,严重威胁设备与人身安全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在电网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各种与风电相关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我国提出大基地、大电网的大规模风电发展规划,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断性对系统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使得风电场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不断增大。为了应对大规模风电的接入,确保风电接入后的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风电并网尤其是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