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流转不仅是农民在一定空间距离内的决策行为,其决策行为也会深受这种空间距离的影响。这种空间距离不仅包括农地本身与农户家、与道路、与水源之间距离,还包括农地流转过程中流入农户与流出农户之间的距离,流转地块与流出农户家的距离、流转地块与流入农户家的距离等。因此,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研究,还需要从空间特征角度来对农户农地流转进行研究。因此,文章以贵州省思南县三汇溪村为例将该区域农地流转纳入空间分析视角下,重点探讨其自然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地流转自然空间的总体特征来看,三汇村农地流转从1978年至今,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活跃期;高度流转区主要以水田为主,主要集中在河流周边并且靠近通村公路的地区。农地流转次数占比最高区域到村寨距离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由远到近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流转次数占比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从影响农地流转自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因素来看,在萌芽期,水源稳定是农地发生流转的显著影响因素。在发展期,土地类型为水田、交通便利、到农户家距离较近是农地发生流转的显著因素。到活跃期,地势平坦、水源稳定、到农户家距离较近会对农地发生流转产生显著影响。(3)从影响农地流转自然空间距离特征的因素来看,转出时间越晚,转出地块到农户家距离就会越短;农户的身体条件越差,转出距离就会越远;家庭务农人数越多,转出距离越远,家庭务工人数越多,则转出距离越近。此外,研究还发现外出时间越长的农户,则更倾向于转出自己的土地,转出地到住宅的距离也比较近,外出时间较短的农户,则不倾向于转出土地,转出土地的距离一般也比较远。(4)农地流转的核心是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农地流转空间也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根据研究结果,我们从地块和农户两个角度出发,基于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这一目标,提出完善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完善农技推广制度,深化农地规划管理,因户制宜,区别引导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