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3R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或自身炎症性疾病,约占全部葡萄膜炎患者的2.2%-13.8%。其中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双眼肉芽肿性眼内炎,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我们的目的是研究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VKH)相关基因与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运用MassARRAY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技术和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915例中国汉族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患者,1757例中国汉族正常对照人群的相关基因进行分型。我们共选取了2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来自9个不同基因,分别是:CTLA-4,PDCD1,STAT4,IL-17F,OPN,JAK1,TNFAIP3,MIF,FGFR10P,IL-12B,TNIP1,TRAF5,TRAF3IP2,miR-182,PTPN22,CLEC16A,IL23R-C1orf141,ADO-ZNF365-EGR2和AGT10.结果:研究发现IL23R基因rs78377598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CT基因型频率在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中显著升高(Pc=5.33×10-11,OR=1.86;Pc=8.87×10-8,OR=1.82),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在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中显著降低(Pc=5.33×10-11,OR=0.54;Pc=5.28×10-10,OR=0.52)。其它23个SNP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的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在肉芽肿性葡萄膜炎患者组中略低于非肉芽肿型葡萄膜炎患者组(Pc=0.024,OR=0.72;Pc=0.031,OR=0.54)。结论:IL23R基因的rs7837759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特发性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易感性相关,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多态性在疾病不同临床亚型中有一定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护理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及其人口学的影响因素,比较“三位一体”学生与“非三位一体”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所得结果,找出两类
背景和目的: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8位,死亡率居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6位。分布特点呈地域性,包括我国的东亚国家是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