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劳动就业市场化的条件下,失业是社会经济中常见的现象,不断解决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实现充分就业已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城镇劳动力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确定就业目标,解决失业问题,以及在就业政策方面应采取哪些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劳动就业的一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就业体制的演变和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分析,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区情重点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区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失业人数继续攀升;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机会相应缩小;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国有集体经济单位就业容量收缩;由于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实力弱,造成就业压力大;以及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升级缓慢,造成就业矛盾突出。以上问题存在的成因是:由于劳动力供求失衡形成的劳动力供求格局的矛盾;失业与就业的制度和结构矛盾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与就业的矛盾。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性思路是: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统筹处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支持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广辟就业门路;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这些具有操作性的对策思路,若能在我区的改革实践中付诸实施,将极大的缓解我区劳动力供需矛盾,使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