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来自山西省电力公司《运用贪婪法面对引入新元素城市的配电网规划及关键策略研究》项目。发展电动汽车是国际社会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下做出的战略性选择。随着电动汽车试点工作的开展,充电负荷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势必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同时,合理的充电设施规划体系是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环节。因此,本文在充电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针对无序充电对配网的影响,建立了有序充电控制模型;分别对分散充电桩与充电站进行了布局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对各类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充电负荷模型。以标准配网IEEE33节点系统为例,分别设置了冬、夏两季,电动汽车渗透率为0、10%、30%、50%、60%、100%时的场景,分析了无序充电对配网负荷、网损、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对配网的影响不仅与其数量有关,也与系统基础负荷有关;数量越多,影响越严重;数量相同,基础负荷水平较高时,影响更严重。研究了分时电价与实时电价两种电价机制引导下的有序充电策略。基于实时电价建立了以负荷波动与用户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计及用户充电需求约束的模型。提出了改进微分进化算法—SaDE,该算法可根据问题本身自行调整控制参数,从而避免参数固定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电动汽车不同渗透率时,无序充电、分时电价与实时电价下的三种充电策略的配网负荷特征量。仿真结果表明,无序充电对电网冲击最严重,分时电价次之,实时电价最小。明确规划充电桩的类型,依据其所服务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确定充电桩总数。依据经济指标占比计算目标区域充电桩数量。基于重新的划分用地类型,将规划区划分为地块。每个地块的充电需求系数由属性特征与交通拥堵指数两个参数计算得出;选择合适的地块,按充电需求系数比例确定所选地块的充电桩数目。该方法实现了某实际规划区的充电桩规划,规划结果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用户便利性需求。构建了充电站站址评价指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所有站址进行初选。建立了以投资成本、用户充电成本和电网网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模型,其中用户成本包括途中时间与站内排队时间成本,采用Dijkstra算法求解充电需求点与充电站候选站址的最短距离。将免疫遗传算法与Dijkstra算法结合求解数学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证明了免疫遗传算法的优良性能。最终实现了某市城区范围内充电站的选址定容。该项目已通过了山西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验收,为之后的相关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