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就业的角度,建立了城市化的运行机制理论模型,并运用此理论模型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滞后现象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最后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东北城市化的区域类型作出识别和路径选择。共由六个部分组成: 1.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国际国内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发挥后发优势,参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构建,中国城市化当前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新机遇,而同时中国城市化又被赋予解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矛盾的重任,使得城市化的发展至为重要。而本文认为城市化的关健是就业,从就业视角展开城市化的研究,建立城市化的就业机制理论模型,试图以此理论模型解释中国城市化滞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对区域城市化的区域类型进行划分和路径选择。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型的建立。 首先就中国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研究视角也多种多样,但从就业角度对城市化展开研究的文献却并不多见,尤其对城市化就业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更为鲜见。然后,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加以总结和回顾。包括适合本文研究的对城市化和就业概念的界定,以及确定适当可应用的城市化与就业相关经济理论。最后,在以上理论分析和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城市化的就业机制构建了基本经济理论模型,并以此作为本研究分析的框架和逻辑起点。认为就业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非农就业人口的空间聚集是城市化的实现力,相关制度安排是城市化的推阻力。三者是城市化就业机制的有机构成,三者相互耦合共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3.区域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就业结构转换。 首先就产业就业结构转换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以及技术进步通过就业结构转换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耦合 就业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城市化机制研究性,认为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偏差的可能,并由此可能导致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最后对中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差与城市化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化的滞后,正在于产值结构工业化超前与就业结构非农化滞后的较大偏差。 4.区域城市化的实现力—非农就业的空间聚集。 分别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分析,非农就业人口的需求分析,非农就业人口空间聚集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以及产业的空间聚集与非农就业人口空间聚集方面论述了非农就业人口的空间聚集。并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非农就业的非聚集性,导致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就业水平。 5.区域城市化的推阻力—相关制度安排。 分就业结构转换的相关制度安排与城市化,及非农就业劳动力聚集相关制度与城市化两个部分论述了制度对城市化的推阻作用。其中第一部分从一、二产业转换的相关制度与城市化,第三产业相关制度与城市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制度性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和演变,劳动力市场重构的制度安排以及土地制度约束下的非农就业聚集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6.案例研究:东北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 城市化过程的实现最终要落在一定的区域内,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基础和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势必有着不同的城市化运行轨迹。这部分内容是在对东北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发育程度进行了判断,并反思了其城市化动力机制。在前文所建立的基本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运用K-MeansCluster进行聚类分析,将中国城市化划分为7个区域类型,对东北城市化的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分别阐述其特征。进而提出东北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