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内单相液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前电子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散热方式已经逐渐开始无法适应小空间和高热流密度下的散热需求,微通道散热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散热方式,目前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关注度。本文利用商业软件Ansys-CFX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截面尺寸、不同加热功率和不同的入口Re下微通道中液体单相流动和换热特性,热入口段中温度边界层较薄,因而对流换热强度较高,对于微通道中液体流动的入口段分析对于后面微通道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重点分析了不同的宽高比、入口Re和加热功率下的流动及热入口段的当量长度。根据对200μm*700μm、200μm*500μm和200μm*200μm的矩形截面长直微通道中水的流动及热入口段的分析,设计了由这三种微通道结构组成的组合型微通道,通道宽度逐级缩小,一方面由于在通道联接处采用通道错位布置的方式,能够使得流体在经过每个通道联接处时破坏边界层,使流动重新发展,充分利用入口效应有效地增大对流换热系数,同时由于沿流动方向上对流换热面积也在逐级增大,因而能有效地改善通道底面上沿流动方向的温度分布不均现象;另一方面虽然由于错位以及流动的入口段所占比例增大会使流动的压降增大,但是由于通道中有较大当量直径的通道,因此系统整体的压降相对较小。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台,对三种矩形长直微通道和组合型微通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口Re数,加热功率对压降、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系数、Nu数和固体壁面温度的影响。发现在相同的入口Re数和加热功率下,组合型微通道的换热系数略低于200μm*200μm的矩形长直微通道,但是压降却远远低于长直通道。
其他文献
由于大气污染、制造工艺、维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存在锈蚀严重、传动不到位、接触不良、瓷瓶断裂、密封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威胁电力安全生产,为此,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常规
医院科技档案是系统记录和反映医院科学技术活动,具有保存、利用价值,并按归档制度整理归档的原始科技信息资料,通常包括文字、图片、录音、影像等资料,具有科学性、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