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原生动物,它几乎可以存在于所有温血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并引起人和动物的弓形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构成隐患,健康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带虫者,育龄妇女感染可导致不孕症,孕妇感染造成流产或胎儿畸形、死胎或智障;免疫缺陷性病人和器官移植以及肿瘤患者均有致命的危险。另外弓形虫对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导致母猪流产,生产的仔猪畸形、衰弱、发育不良,商品猪生长缓慢,料肉比低下以及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加速猪群死亡。国内外关于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流行状况的报道较少。临床上主要利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弓形虫病,长期和不合理地使用磺胺类药物可导致弓形虫产生抗药性。为此本研究对湖北省规模化猪场进行了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弓形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为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打下基础。通过对湖北省15个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湖北省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24.2%(200/825)。根据不同猪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将弓形虫病的流行分为3种类型:高度流行、中度流行和散发流行。通过对弓形虫感染因素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弓形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与猪群的年龄、猫鼠的存在、圈舍清扫和消毒的频率和抗弓形虫药物的使用相关。随着猪群的年龄的增长、与猫鼠等其他动物接触越多,弓形虫病的感染率越高;圈舍清扫次数和消毒的频率越高,弓形虫病的感染率越低;抗弓形虫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弓形虫病的感染率。对湖北省11个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动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22.4%(564/2531)通过对弓形虫感染的相关因素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弓形虫的感染与猪群的年龄、季节、猫鼠和蚊蝇的存在、圈舍清扫的频率、圈舍的形式和猪群的饲养密度相关。随着猪群的年龄的增长、与猫鼠和蚊蝇接触机会的增多,弓形虫病阳性率越高;气温降低、圈舍清扫次数增多、饲养密度降低,弓形虫病的感染率降低。而与养殖场所处的地形、水源以及消毒剂的使用频率无明显的关联。利用PCR方法获得了17个不同地区弓形虫虫株DHPS基因的jion区片段,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发现:17个弓形虫地方株未发现抗药基因特异变异位点核苷酸碱基的突变,但有7个地方株在保守区域有1~6个碱基的变异,5个地方株有1~6个氨基酸的突变。虽然没有发现已知抗药特异变异碱基位点的突变,但在湖北省流行的弓形虫可能有抗药性变异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规模化猪场的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了湖北省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与弓形虫病感染的相关的因素。对弓形虫的抗药性研究结果说明湖北省流行的弓形虫可能有抗药性存在的风险。该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打下了基础,对弓形虫抗药性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