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研究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推动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发展,确立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能素质,如肺活量明显下降,肥胖明显增多,这些现象表明,体质与健康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我国大学生一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要坚持知识教育与运动实践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开拓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实践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济南大学自2005年以来连续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多次组织学生体质状况的调研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对济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提供了宝贵资料,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体育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提供重要研究依据。通过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内容,突出了以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份、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现代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不强,健身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并且参与体育运动仅仅凭兴趣,缺乏体育健身的知识。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课程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他们的锻炼,大学体育课程需要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大学体育没有能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没有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影响其进行体育活动。运动项目中过高的技术要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信心,以前大学生主要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参与体育运动,没有养成热爱体育的习惯,如果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技术要求过高,必然会使他们失去参与体育的信心,对体育锻炼产生畏惧。为了增强健身的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仅仅靠每周1-2节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管什么形式,只要逐步达到形成意义的学习即可。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经常性的坚持锻炼才能获得,课余体育锻炼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锻炼习惯是在体育兴趣和意识作用下长期练习而形成的,快乐体育模式的建立能使教师的功能延伸到课外,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使得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技术指导上有了保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正确、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评价,对于促进高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