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是头颈部发病率较高肿瘤,因其周围器官及组织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放射治疗是其首选、主要治疗方式。宫颈癌是妇女发病率较高肿瘤,无论原发还是术前及术后宫颈癌患者,大部分需要放射治疗。为了提高治疗效益,需要增大照射剂量;同时因射线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需要降低及限定阈照射剂量。尽量增大肿瘤放射剂量(一定限度内)和尽量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辐射剂量这一矛盾贯穿肿瘤放射治疗始终。解决或缩小矛盾方法之一是使用放射增敏剂,即增加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芦荟大黄素是传统中草药芦荟提取物,在世界各地种植广泛、药用使用历史悠久。因其培植技术简单、验方流传广泛,芦荟栽种和使用在我国民间尤其常见。芦荟大黄素常见作用有泻下、抗病毒、护肝及保护正常皮肤美容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具有抑制脑胶质瘤、鼻咽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皮肤癌及神经外胚层肿瘤等多种癌细胞生长作用。虽然抗肿瘤机理多方面,但机制之一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于放射敏感期G2/M期。根据以上理论,本实验拟就芦荟大黄素是否增强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及潜在机制做一些探索研究。目的:通过对芦荟大黄素作用于鼻咽癌细胞及宫颈癌体外细胞研究,验证其放射敏感性及潜在机制。方法:1、 MTT实验:分析芦荟大黄素对鼻咽癌细胞和细胞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2、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芦荟大黄素、射线及芦荟大黄素联合射线对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的影响,分析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D0、Dq、N、SER及SF2等放射敏感性参数值的变化。3、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间点分析芦荟大黄素、射线及芦荟大黄素联合射线对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周期分布影响。4、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芦荟大黄素、射线及芦荟大黄素联合射线对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周期蛋白CycinB,r-H2AX蛋白表达。5、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芦荟大黄素、射线及AE联合射线对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ALP活性影响。结果1、MTT实验结果:芦荟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随药物浓度增高及作用时间延长,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2、细胞克隆实验结果:相同照射剂量下,鼻咽癌细胞细胞宫颈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随芦荟大黄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浓度芦荟大黄素条件下,鼻咽癌细胞细胞宫颈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小;随芦荟大黄素浓度的增加,CNE细胞的D0、Dq、N、SF2值均逐渐减小;SERD0、SERDq逐渐增大,以浓度依赖方式。3、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鼻咽癌细胞单纯给药及单纯照射组G2/M期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2小时芦荟大黄素联合照射组G2/M期比例较对照组略有增加,但低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给药组。单纯给药组和单纯照射组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在单纯给药组S期比例明显增加。24、48、72小时药物和射线联合组G2/M期比例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其它治疗组,而且出现亚G1峰,即凋亡峰。宫颈癌细胞单纯给药组及单纯照射组G2/M期比例较对照组略有增加;12小时芦荟大黄素联合照射组G2/M期比例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给药组。24、48和72小时联合组G2/M期比例较对照组略有增加,但低于12小时联合组,而且出现亚G1峰,即凋亡峰。48和72小时联合组S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4、免疫印迹实验:单纯给药组和单纯照射组鼻咽癌细胞cyclin B的表达高于联合实验组,而且联合实验组cyclin B的表达在12、24、48、72小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降低,以时间依赖方式。鼻咽癌细胞γ-H2AX蛋白表达在射线和芦荟大黄素联合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单独药物组和射线组。宫颈癌Hela细胞药物和射线联合实验组12小时cyclin B的表达强于单纯给药组和单纯照射组;γ-H2AX蛋白表达在射线和芦荟大黄素联合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单独药物组和射线组。5、AE、射线及AE联合射线均提高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ALP活性,AE联合射线强于AE或射线单独作用。结论:1、芦荟大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2、芦荟大黄素增强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机制:(1)芦荟大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增殖;(2)芦荟大黄素使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G2/M期阻滞,并产生凋亡;(3)芦荟大黄素联合射线诱导并增强鼻咽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