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和)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的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不仅是引起痛风的直接诱因,而且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的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和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两大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作为一类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其通过作用于尿酸产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即黄嘌呤氧化酶而抑制尿酸的生成从而发挥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但由于其过敏反应和肝肾毒性等副作用使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于是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出高效、低毒且成分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抗高尿酸血症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团队在对长白山10种民间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的药用植物资源的41种提取物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筛选研究中发现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车草和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尾叶香茶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未见有关两种植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报导。以此为依据展开了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的风车草和尾叶香茶菜乙酸乙酯提取物抗高尿酸血症的物质基础研究,以期从中发现新活性单体化合物。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研究风车草和尾叶香茶菜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从风车草和尾叶香茶菜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别分离得到10个和16个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等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从风车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有效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圣草次苷(1)、柚皮素-7-O-芸香糖苷(2)、芹菜素-7-O-芸香糖苷(3)、香峰草苷(4)、柚皮素(5)、迷迭香酸乙酯(6)、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7)、醉鱼草苷IV(8)、风轮菜皂苷II(9)、风轮菜皂苷XI(10)。从尾叶香茶菜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有效部位分离得到的16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酰乙醇(1)、原儿茶酸(2)、咖啡酸(3)、胡麻素(4)、rabdokunmin C(5)、尾叶香茶菜素A(6)、kamebakaurin(7)、蓝萼甲素(8)、蓝萼乙素(9)、2α,3β,19α-三羟基-28-降乌苏-12-烯(10)、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1)、山香三萜二烯酸(12)、3-表马斯里酸(1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14)、表马斯里酸(15)、齐墩果酸(16)。其中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从风车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出测定的单体化合物除迷迭香酸乙酯外均未表现出较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根据周特氏联合指数法将化合物香峰草苷-柚皮素和香峰草苷-迷迭香酸乙酯按摩尔质量比1:1进行配伍组合后测定,计算得出中效方程和联合指数(CI),结果显示在摩尔质量比为1:1时不同配伍组合其抑制率从0.1增大至0.9时的CI值均小于1(CI>1抑制作用,CI=1相加作用,CI<1协同作用),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对从尾叶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测定的二萜类化合物并未表现出黄嘌呤氧化抑制活性,但化合物原儿茶酸、咖啡酸、胡麻素表现出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39.7、122.3、18.4μΜ。本课题对风车草和尾叶香茶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为今后对风车草和尾叶香茶菜抗高尿酸血症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